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夕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注:鍮石,黄铜)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字网于瓜上,则以为得。”

又据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乞巧楼》载称,唐宫中,每遇七夕,宫女各执九孔针与五色线,向月穿针,过者为得巧。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七巧》,对宋代七夕乞巧风俗亦有详细记载。后因用为农历七月七日节令风俗之典。

幼学琼林》卷一“岁时”:“五戊鸡豚宴社,处处饮治聋之酒;七夕牛女渡河,家家穿乞巧之针。”


猜你喜欢

  • 三黜柳

    同“三黜柳士师”。宋苏辙《次韵子瞻送范景仁》:“归休三黜柳,赋咏《五噫》鸾。”

  • 一倡一和

    《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自此一倡一和,渐渐情熟,往来不绝。”并列 和,应和。

  • 夸羊酪

    《世说新语.言语》:“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晋人陆机有一次去拜访王济,王济拿出羊酪来向陆夸耀。陆则认为羊酪的味道不及家乡

  • 淡妆浓抹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妆饰打扮。常含不论何种打扮之意。《黑籍冤魂》十八回:“衣裳着得也俏,淡妆浓抹,总称他的高兴。”并列 原指西湖景色优美

  • 测海窥天

    源见“管窥蠡测”。称赞佛家功行圆满。唐王维《能禅师碑》:“香饭未消,弊衣仍覆;皆曰升堂入室,测海窥天。”

  • 扶木

    同“扶桑”。汉刘桢《大暑赋》:“羲和总驾发扶木,太阳为舆达炎烛。”南朝 宋谢灵运《顺东西门行》:“出西门,眺云间,挥斤扶木坠虞泉。”【词语扶木】   汉语大词典:扶木

  • 河东狮子吼

    宋.苏轼《分类东坡诗》卷十六《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载:陈慥字季常,妻柳氏,悍妒。苏轼以诗戏慥曰:“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古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又宋.洪迈《容斋三笔》卷三“陈季常”

  • 死马之骨

    源见“千金市骨”。买死马之骨,形容诚心求贤。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不弃死马之骨者,然后良骥可得也。”

  • 拔宅上升

    《太平广记》卷十四《许真君》引《十二真君传》:“许真君拔宅上升,惟车毂锦帐堕故宅。”拔宅上升是道家用语,常指因修链得,全家同升仙界。元.宋无《许山人》诗:“仙诏未颁迟拔宅,家资犹恋一溪桃。”见“拔宅飞

  • 粉父

    源见“傅粉何郎”。称驸马的父亲。《宋史.刑法志二》:“盖俗称驸马都尉为粉侯,人以王师约故(王为驸马),呼其父克臣为粉父。”【词语粉父】   汉语大词典:粉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