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傅说霖”。巨川,大河。比喻大事业。唐胡曾《贺高相公除荆南启》:“仰将军之大树,敢议营巢;窥丞相之巨川,唯希在藻。”【词语巨川】 汉语大词典:巨川
《史记.赵世家》:“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有一熊欲来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简子
同“耳顺之年”。《旧唐书.刘祥道传》:“壮室而仕,耳顺而退。”亦借指六十之数。清尹会一《与王若霖吏部书》:“寄呈耳顺,聊备薪水,节留数月之用,为祷!”【词语耳顺】 汉语大词典:耳顺
源见“木雁”。喻富有才能。宋陆游《杂赋》诗之三:“但悲鸾独舞,那羡雁能鸣。”
同“和氏之璧”。《周书.沈重传》:“卞宝复润于荆阴,随照更明于汉浦。”唐苏颋《授陈贞节太常博士制》:“卞宝辉光,楚材翘秀。”【词语卞宝】 汉语大词典:卞宝
水过于清澈,鱼就难以存身了。比喻人过于苛察,就不能容人了。西汉东方朔在《答客难》中说:“水过于清澈,鱼就难以存身;人过于明鉴,就难以找到合作的伙伴。皇冠前悬挂着玉串,就是防止皇帝看得过于清晰;悬于两耳
比喻遭遇相同,彼此同情。《吴越春秋.阖闻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惊翔之鸟,相随而集,濑下之水,因复俱流。胡马依北风而立,越燕望海日而熙。”主谓 比喻有同样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语
源见“庄叟彭殇”。形容人极长寿。宋陈师道《送晁尧民守徐》诗:“彭翁老寿终遗骨,燕子飞来只故楼。”
同“否去泰来”。唐 林谔《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否往泰来,圣作惠出。”见“否极泰来”。前蜀·杜光庭《胡璠尚书地纲醮词》:“~,灾生福过。”【词语否往泰来】 成语:否往泰来汉语大词典:否往泰来
《后汉书.崔骃传》附《崔寔传》:“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召拜议郎,迁大将军冀司马,与边韶、延笃等著于东观。”“以病征,拜议郎,复与诸儒博士共杂定《五经》。”汉人崔寔,极有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