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立仗马

立仗马

排立在宫门前为皇帝作仪仗的马。喻畏祸而不敢直谏的臣子。亦称“仗下马”。出自唐李林甫之语。李林甫事迹见“弄獐”条。李林甫为了阻止百官直接向皇帝进言政事,便威胁他们说:“你们看见那些立仗马了吗?终日无声,而能得到三品的食料;一旦鸣叫,马上就会被赶走。到那时纵然后悔也晚了。”由是,无人再敢进谏。

【出典】:

新唐书》卷223上《奸臣上·李林甫传》6347-6348页:“林甫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谏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补阙杜琎再上书言政事,斥为下邦令。因以语动其余曰;‘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谏争路绝。”

【例句】:

宋·苏轼《次韵孔文仲推官》:“君看立仗马,不敢鸣且窥。” 宋·陆游《长饥》:“早年羞学仗下马,末路幸似泥中龟。” 清·钱谦益《十一月初六召对文华殿》之十九:“夕垣又驾柴车去,朝省谁容仗马鸣。”


【典源】《新唐书·奸臣传·李林甫传》:“林甫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谏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补阙杜琎再上书言政事,斥为下邽令。因以语动其余曰:‘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 终日无声,而饫(yu) 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谏争路绝。”

【今译】 唐代奸相李林甫居位十九年,把持朝政,独揽大权,蒙蔽皇帝。当时谏官们都只干受俸禄,不敢言事。有一谏官上书言政事,马上被调出京去。李并且对其他谏官说:“圣明天子在上,群臣只要顺从就够了,还有什么可议论的? 你们没看见那些列仪仗的马吗? 整天不作声,而吃三品草料,一叫,就不用它了。以后虽然想不鸣,还能用它吗?”从此无人再敢谏争。

【释义】后以此典借指贪恋禄位而不敢直言的官吏。

【典形】 立仗马、马慵立仗、三品料、三品之贵、一鸣辄斥,用不鸣、仗马鸣、仗下马、马得一鸣、仗马、马以鸣当斥。

【示例】

〔立仗马〕 宋·苏轼《次韵孔文仲推官》:“君看立仗马,不敢鸣且窥。”

〔马慵立仗〕 宋·陆游《感昔》:“马慵立仗宁辞斥,兰偶当门敢怨锄。”

〔三品料〕 宋·陆游《书叹》:“仗马自贪三品料,云鹏方驾九天风。”

〔一鸣辄斥〕 宋·陆游《书意》:“一鸣辄斥不鸣烹,祸福元知未易评。”

〔用不鸣〕 明·高启 《题赵魏公马图》:“一归天嗟空老, 立仗原来用不鸣。”

〔仗马鸣〕 清·钱谦益《十一月初六召对文华殿》之十九:“夕垣又驾柴车去,朝省谁容仗马鸣。”

〔仗下马〕 宋·陆游《长饥》:“早年羞学仗下马,末路幸似泥中龟。”


【词语立仗马】   汉语词典:立仗马

猜你喜欢

  • 旧蹄

    源见“得鱼忘荃”。喻指达到目的的凭借、手段。清王夫之《补落花诗》之八:“逸情交臂多相失,求兔何劳问旧蹄。”

  • 三绝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三绝,指多次断绝。孔子晚年反复研读《周易》,以致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因经久摩挲而多次断绝。后来便以此来形容读书的刻苦与勤奋。晋.葛洪《抱朴子

  • 沈炼射奸

    明代沈炼(1507-1557年),字纯甫,号青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嘉靖进士。历任溧阳、茌平知县,锦衣卫经历。其为人刚直,嫉恶如仇。俺答进犯京师的时候,他上疏弹劾严嵩,列出严嵩的十大罪状,被廷杖数

  • 一吷

    《庄子.则阳》:“惠子曰:‘夫吹管也,犹有嗃(音xiāo)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嗃,大声;吷,音xuè,小声。吹竹管,声音高大;吹剑环,声音微小。

  • 朝云暮雨

    源见“巫山云雨”。指男女欢会。明沈受先《三元记.归槽》:“想当初同起居,朝云暮雨,两情正舒。”并列 ①两性间的情爱。语本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

  • 公孙跃马

    《文选》卷四晋.左太冲(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刘宗下辇而自王。”唐.李善注:“《后汉书》曰:‘公孙述字子阳,扶风人也。王莽时为导江卒正,更始立,述持其地险众附,遂自立为天子。’”东汉初,蜀

  • 惊鸿虚发下平原

    源见“空弦落雁”。形容箭艺高超。明梅鼎祚《玉合记.逆萌》:“破的听鸣弦,一箭双穿,惊鸿虚发下平原。管取射人先射马,七札谁坚?”

  • 坎井

    源见“井蛙”。浅井。借指很小的活动范围。表示见闻不广。清赵执信《始见海》诗:“半生在坎井,跬步临津涯。”【词语坎井】   汉语大词典:坎井

  • 回天挽日

    同“回天倒日”。清赵翼《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回天挽日何等事,岂出区区措大手!”见“回天倒日”。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禀贴赘说》:“则~之功,皆出宪台起死嘘枯之赐矣。”【词语回天挽日】  成语

  • 新亭哭

    同“新亭对泣”。清查慎行《满江红.胡震生索赠》词:“儿女怨,清溪曲;男子恨,新亭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