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端木辞金

端木辞金

吕氏春秋.察微》:“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

鲁国有条法律,凡是鲁国人在其他诸侯国当了奴婢的,有人能把他们赎回鲁国来,可去国库领回用去的赎金。子贡(端木赐)从诸侯国赎回不少鲁国人,却从来不去领赎金。孔子认为,此举将影响鲁人因视受金为不廉而不再赎人。后用为仗义救人不求报之典。

文选》卷四。任彦昇《百辟劝进今上牋》:“盖闻受金于府,通人之弘致;高蹈海隅,匹夫之小节。”唐.李瀚《蒙求》:“端木辞金,钟离委珠。”


主谓 指子贡赎人臣妾而辞取金的故事。语本《孔子家语·致思》:“鲁国之法,赎人臣妾于诸侯者,皆取金于府。子贡赎之,辞而不取金。孔子闻之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也,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以施之于百姓,非独适身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赎人受金,则为不廉,则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鲁人不复赎人于诸侯。’”[例]他~,精神可嘉。△多用于品性方面。


猜你喜欢

  • 床头易

    同“床头周易”。宋刘仙伦《满江红.寿郡幕》词:“和月绮,南坡石。滴露点,床头《易》。”

  • 夺席拔帜

    源见“谈经夺席”、“拔赵帜易汉帜”。谓学识超过别人,拔得头筹。清孙枝蔚《与王贻上书》:“今京口则六朝 三唐名士题咏之地也……乃欲起而夺席拔帜,为千余年重开生面,譬如‘既生瑜,又生亮’,亦天地仅事矣。”

  • 含蓼(liǎo)问疾

    蓼(liǎo):一种有苦味的草。旧时比喻君主抚慰军民,与军民共尝疾苦。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南征刘表,刘表卒,其少子刘琮以荆州降。刘备不忍图琮,乃率众避曹,荆州人士亦多往归附,及行至当阳,

  • 终南一径

    同“终南捷径”。宋刘克庄《六和实之春日》诗:“终南一径非常捷,自是吾徒问路蹉。”

  • 广州泉

    源见“酌贪泉”。指贪泉。宋范仲淹《酬和黄太傅》诗:“酌以广州泉,不易伯夷志。”【词语广州泉】   汉语大词典:广州泉

  • 聚萤积雪

    同“聚萤映雪”。元关汉卿《玉镜台》一折:“一个白发书生无伎俩,一年一度等选场,守着那聚萤积雪看书窗,几时得出为破虏三军将,入为治国头厅相?”见“囊萤积雪”。元·关汉卿《玉镜台》:“守着那~看书窗,几时

  • 山阳泪

    同“山阳笛”。清陈维崧《满路花.赠梵公》词:“平山堂下,鸿爪依稀记。北邙 王与宋,曾同醉。重逢瓶拂,顿下山阳泪。”【词语山阳泪】   汉语大词典:山阳泪

  • 干镆

    同“干将莫邪”。镆,通“莫”。唐张九龄《故太仆卿上柱国华容县男王府君墓志》:“挥干镆之锋,截无不断。”【词语干镆】   汉语大词典:干镆

  • 不死庭

    《文选》卷十一晋.孙兴公(绰)《游天台山赋》:“忽乎吾之将行,仍羽人于丹丘,寻不死之福庭。”唐.李善注:引《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并王逸注:“因就众仙于明光也。丹丘,昼夜常明

  • 飞升鸡犬

    源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讽喻仗势飞黄腾达的小人。柳亚子《陆郎曲赠子美》诗:“况是求仙天上易,飞升鸡犬满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