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竹西歌吹

竹西歌吹

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此是杜牧诗之名篇。后因此诗中有“竹西”“歌吹”之词,故扬州筑有“竹西亭”,又名“歌吹亭”,在扬州北门外禅智寺前。后以此语典喻歌舞热闹之处。

宋.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元.王恽《越调.平湖乐》:‘醉归扶路,竹西歌吹,人道似扬州。”


【典源】 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今译】 禅智寺在扬州城东,当时杜牧弟住于寺内,杜牧来看他,写下此诗。前六句主要通过写景描绘寺内幽静清冷的景象,最后二句说: 谁知竹林路西,就是歌舞吹弹的繁华扬州城呢。

【释义】 后以此典借称扬州,泛指繁华游乐之地。

【典形】 歌吹古扬州、歌吹竹西、竹西歌吹、竹西古调、竹西佳处、访问竹西。

【示例】

〔歌吹古扬州〕 元·张翥《忆维扬》:“岂意繁华今劫火,空怀歌吹古扬州。”

〔歌吹竹西〕 清·章静宜《夏日杂感》:“歌吹竹西如尚在,休教笳鼓漫相侵。”

〔竹西歌吹〕 宋·苏轼《南歌子·杭州端午》:“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竹西古调〕元·于立《水调歌头·宴顾仲瑛》:“莫唱竹西古调,唤醒三生杜牧,遗梦绕扬州。”

〔竹西佳处〕 宋·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猜你喜欢

  • 西窗剪烛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是李商隐留滞巴蜀时寄怀他的妻子王氏之作。诗人想象回家后深夜与妻畅谈的情景。烛燃既久,烛心结成穗形的花,烛光

  • 金友玉昆

    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凉.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 狄道人也。父?,晋尚书郎。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 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后常用为对他人兄弟的美称。唐杨炯《唐恒州刺史

  • 版筑士

    源见“拔才岩穴”。泛指遭遇困厄的贤士。唐李峤《野》诗:“谁言版筑士,犹处傅岩中。”【词语版筑士】   汉语大词典:版筑士

  • 怨歌齐女

    源见“齐蝉”。指苦苦鸣叫的蝉。清周济《浪淘沙》词:“落日倚孤篷,归棹匆匆,怨歌齐女绿杨中。”

  • 挥日戈

    同“挥日阳戈”。宋范成大《春日览镜有感》诗:“但淬割愁剑,何须挥日戈。”

  • 奥博

    深藏而广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南阳有人,为生奥博,性殊俭吝。”【词语奥博】   汉语大词典:奥博

  • 渡海杯

    同“渡杯”。明杨慎《唐僖宗行宫遗础次熊尚弼侍御韵》:“始知蜀道蒙尘驾,不及胡僧渡海杯。”

  • 笔端花

    源见“梦笔生花”。借指俊逸的文才。宋刘克庄《水调歌头.八月上浣解印别同官席上赋》词:“老去事多忘……笔端花,胸中锦,两消残。”

  • 足履实地

    见“脚踏实地”。【词语足履实地】  成语:足履实地

  • 涸辙之鱼

    见“涸辙之鲋”。明·无名氏《四贤记·告贷》:“小生乌古孙良祯,遭家不造,被寇相侵,惊心草木皆兵,举目椿萱何在,累累如丧家之犬,圉圉似~。”【词语涸辙之鱼】  成语:涸辙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