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终焉志

终焉志

唐.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唐代李延寿《南史.隐逸传下.刘慧斐传》:“慧斐少博学,能属文,起家梁安成王法曹行参军。尝还都,途经寻阳,游于匡山,遇处士张孝秀,相得甚欢,遂有终焉之志。因不仕,居东林寺。”又于北山构园一所,号曰离垢园,时人仍谓为离垢先生。又南朝宋.沈约《宋书.谢灵运传》:“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纵放为娱。有终焉之志。”

“终焉之志”即隐逸之志,不想再出去做官。后因用为弃官隐居终此一生之语。

唐.杜甫《回棹》:“灌园曾取适,游寺可终焉。”元.张鸣善《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山林本是终焉计,用之行舍之藏兮。”


猜你喜欢

  • 赤帝

    同“赤帝子”。《汉书.王莽传上》:“赤帝 汉氏 高皇帝之灵,承天命,传国金策之书,予甚祗畏。”唐鲍溶《沛中怀古》诗:“烟芜歌风台,此是赤帝乡。”【词语赤帝】   汉语大词典:赤帝

  • 几两屐

    源见“阮孚蜡屐”。谓感叹人生短暂。宋苏轼《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一生当著几两屐,定心肯为微物起?”

  • 乞鹅炙

    《晋书.刘毅传》、《南史.庾悦传》载:晋刘毅家在京口,初酷贫,尝与朋友向江州刺史庾悦借东堂共射,悦不许。众皆避去,唯毅留射如故。时庾悦食鹅,毅曰:“身今年未得子鹅,岂能以残炙见惠。”悦又不答,毅常衔之

  • 牵丝

    源见“丝幕牵红”。指选婿或择偶。《剪灯馀话.琼奴传》:“耕云曰:‘古人有射屏、牵丝、设席等事,皆所以择婿也。’”【词语牵丝】   汉语大词典:牵丝

  • 陶猗

    源见“陶白之资”。借指巨商大贾。晋葛洪《抱朴子.擢才》:“结绿玄黎,非陶 猗不能市也。千钧之重,非贲 获不能抱也。”【词语陶猗】   汉语大词典:陶猗

  • 灌夫

    源见“灌夫骂坐”。借指刚直侠士。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 城门火

    源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指殃及无辜的祸端。宋洪炎《庚戌岁六月四日至洪城怅然伤怀》诗:“人言城门火,鱼祸自靡遗。”

  • 山阴帖

    源见“换鹅书”。指王羲之写的《黄庭经》。元于立《寄卢益修》诗:“剡水舟回应载雪,山阴帖在可笼鹅。”

  • 景风之赏

    参见:景风绍封

  • 人那得知

    《世说新语.品藻》:“谢公问王子敬:‘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固当不同。’公曰:‘外人论殊不尔。’王曰:‘外人那得知?’”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宋明帝(刘彧)《文章志》:“献之善隶书,变右军法为今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