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绿帻卖珠儿

绿帻卖珠儿

绿帻(zé责):绿色头巾,是地位卑下的仆役的服饰。卖珠儿:贩卖珍珠的男孩子。绿帻卖珠儿指的是西汉馆陶公主的男宠董偃。汉武帝的姑母馆陶公主是窦太后的生女,人们又称她为窦太主,原嫁给堂邑侯陈午为妻。后陈午去世,馆陶公主守寡,50多岁了,爱幸董偃。当年董偃和母亲以贩卖珍珠为生,13岁时,跟着母亲来到馆陶公主家。公主身边的侍女都夸董偃长得漂亮。公主召见他,说:“我当你妈妈来抚养你吧!”就把董偃留在公主住宅中。让人教董偃读书,掌握计数、相马、驾车、射箭等技艺,并读了许多人物传记。董偃到18岁时,和公主关系密切,公主外出,董偃就为她驾车;公主回府,董偃就在内室侍奉。董偃为人温柔,待人和气,因为公主的缘故,许多王公显贵都乐于和他交往,在当地很有名气,人称“董君”。有一天,汉武帝来到公主家,公主穿上奴仆的服饰亲自下厨宰牲割肉款待武帝。主客刚一落座,武帝说:“我想见一见主人翁。”公主走下殿去,摘掉头上首饰和耳环,赤脚步行叩头道歉说:“臣妾行为不端,没脸面见人,对不起陛下,应当受极刑惩罚。如果陛下不把我进行治裁,我将叩头谢罪。”武帝下令免礼平身。公主穿上鞋,戴好首饰,起身,走到东厢房拉着董偃出来。董偃头戴绿头巾,戴着皮制套袖,跟着公主走上前去,趴在殿下。公主向武帝介绍说:“馆陶公主的厨师董偃冒死来拜见皇上。”后以“绿帻卖珠儿”为典,咏王公显宦家中的男宠,或指贵族轻薄子弟。

【出典】:

汉书》卷65《东方朔传》2853、2854、2855页:“初,帝姑馆陶公主号窦太主,堂邑侯陈午尚之。午死,主寡居,年五十余矣,近幸董偃。始偃与母以卖珠为事,偃年十三,随母出入主家。左右言其姣好,主召见,曰:‘吾为母养之。’因留第中,教书计相马御射,颇读传记。至年十八而冠,出则执辔,入则侍内。为人温柔爱人,以主故,诸公接之,名称城中,号曰董君。”“上临山林,主自执宰敝膝,道入登阶就坐。坐未定,上曰:‘愿谒主人翁。’主乃下殿,去簪珥,徒跣顿首谢曰:‘妾无状,负陛下,身当伏诛。陛下不致之法,顿首死罪。’有诏谢。主簪履起,之东箱自引董君。董君绿帻傅,随主前,伏殿下。主乃赞:‘馆陶公主胞(páo袍,通“庖”)人臣董偃昧死再拜谒。’”

【例句】:

南朝梁·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篇》:“绿帻文照耀,紫燕光陆离。” 南朝陈·徐陵《长安道》:“韩康卖良药,董偃鬻明珠。” 唐·李白《古风》之8:“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唐·刘禹锡《经东都安国观九仙公主旧院作》:“武帝曾驻跸,亲问主人翁。” 唐·李商隐《井泥四十韵》:“帝问主人翁,有自卖珠儿”。 唐·吴融《赠李长史歌》:“卖珠曾被武帝问,熏香不怕贾公知。” 清·黄景仁《春风怨》:“绛绡弟子平阳家,绿帻厨人馆陶第。”


【典源】《汉书·东方朔传》:“初,帝姑馆陶公主号窦太主,堂邑侯陈午尚之。午死,主寡居,年五十余矣,近幸董偃。始偃与母以卖珠为事,偃年十三,随母出入主家。左右言其姣好,主召见,曰:‘吾为母养之。’因留第中,教书计相马御射,颇读传记。至年十八而冠,出则执辔,入则侍内。为人温柔爱人,以主故,诸公接之,名称城中,号曰董君。”“上临山林,主自执宰敝膝,道入登阶就坐。坐未定,上曰:‘愿谒主人翁。’主乃下殿,去簪珥,徒跣顿首谢曰:‘妾无状,负陛下,身当伏诛。陛下不致之法,顿首死罪。’有诏谢。主簪履起, 之东箱自引董君。董君绿帻傅��,随主前,伏殿下。主乃赞:“馆陶公主胞(庖) 人臣偃昧死再拜谒。’因叩头谢,上为之起。有诏赐衣冠上。偃起,走就衣冠。主自奉食进觞。当是时,董君见尊不名,称为‘主人翁’,饮大驩乐。”

【今译】 汉武帝姑母馆陶公主寡居,年五十余岁,爱幸董偃。原先董偃与他母亲以卖珍珠为生,十三岁时随母进出馆陶公主家。馆陶公主见董长得俊秀,将其留在府中,让人教他各种技艺、读书,与公主形影不离。因为他受公主宠幸,王公显贵都与其交游,名气很大,称为董君。后来武帝去馆陶公主家,公主殷勤迎接,武帝说:“我想见见主人翁。”公主连忙取下首饰,叩头请罪,说:“我做了脸面无光的事,实在有死罪。”武帝赦免了。公主亲自去东厢将董偃带上来,董偃戴着侍役的绿头巾,做厨子的打扮,伏在殿下,公主引见说:“馆陶公主厨人董偃冒死拜谒。”董偃叩头谢罪,武帝让他起来,叫他穿好衣冠上坐。公主亲自端菜递酒。武帝不叫董偃的名字,称他主人翁,饮宴十分欢乐。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王公官宦家的男性内宠; 或借指帝王亲近的内臣。

【典形】 董偃鬻珠、绿帻厨人、卖珠儿、卖珠轻薄儿、主人翁、谒董君、冠绿帻。

【示例】

〔董偃鬻珠〕 南朝陈·徐陵《长安道》:“韩康卖良药,董偃鬻明珠。”

〔绿情厨人〕 清·黄景仁 《春风怨》:“绛绡弟子平阳家,绿帻厨人馆陶第。”

〔卖珠儿〕唐·李商隐《井泥》:“帝问主人翁,有自卖珠儿。”

〔卖珠轻薄儿〕 唐·李白 《古风》之八:“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日暮醉酒归,自马骄且驰。”

〔主人翁〕 唐·刘禹锡《经东都安国观九仙公主旧院作》:“武皇曾驻跸,亲问主人翁。”


猜你喜欢

  •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即使死去,仍然如同活着时一样。 表示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无所遗憾。 旧时多用作感恩戴德之语。语出《三国志.吴志.孙登传》:“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晋.庾亮《让中书令表》:“愿陛

  • 隋岸

    同“隋堤”。宋王禹偁《送荣礼亟赴宋都序》:“隋岸柳翠,浚郊草平。”宋柳永《木兰花.柳枝》词:“章街 隋岸欢游地,高拂楼台低映水。”【词语隋岸】   汉语大词典:隋岸

  • 傍眉黄气

    同“眉间黄色”。宋王安中《绿头鸭.大名岳宫作》词:“傍眉黄气,先报衮衣还。”

  • 乞墦

    《孟子.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

  • 止谈风月

    也作“莫谈公事”。风月,清风明月,指美好的景色。徐勉(466-535年),字修仁,南朝梁东海郯(tán谈)(今山东郯城)人。官至尚书仆射、中卫将军、中书令等。幼孤贫好学,6岁做祈霁(jì剂,雨止天晴)

  • 腹大如瓠

    《汉书.张苍傅》:“张苍,阳武人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注:主管四方文书。柱下,居殿柱之下,秦设柱下史,相当于后之侍立御史)。有罪,亡归。及沛公略地过阳武,苍以客从攻南阳。苍当斩,解衣伏

  • 桑弧蓬矢

    源见“悬弧射矢”。象征男儿应有大志。唐李白《上安州裴刺史书》:“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明沈鲸《双珠记.辕门遇友》:“王先生差矣!岂不知男子生,桑弧蓬矢,以射天地四方,何乃为此区区儿女之态。”并列

  • 湘君

    同“湘妃”。《史记.秦始皇本纪》:“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汉刘向《列女传.有虞二妃》:“舜涉方死于苍梧,号曰重华。二妃死于江 湘之间,俗谓之湘君。”或以为湘水

  • 赤管

    《汉官仪》:“尚书令、仆、丞、郎,月给赤管大笔一双。”(据《太平御览》卷六〇五引)汉时,按制度规定每月发给尚书省官员赤管大笔一双。后用为咏尚书省官员之典。唐.杜甫《春日江村五首》其三诗:“赤管随王命,

  • 市钳

    源见“楚筵辞醴”。谓以铁制刑具束颈游街。指无端遭罪受辱。金元好问《感事》诗:“瓢饮不甘颜巷乐,市钳真有楚人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