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胸有甲兵

胸有甲兵

甲兵,铠甲兵器,此处指披坚执锐的士兵。形容胸中富于韬略。原是北魏世祖拓跋焘对崔浩的赞语。崔浩(?-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今河北故城)人,少好文学,博览经史,长于天文历学,事奉北魏三世。太祖时为著作郎。太宗初任博士祭酒,累官至司徒,参与军国要谋,论人论事论战局,都颇为切中。世祖时进爵东郡公,拜太常卿,世祖还常驾幸他的宅第。一次,世祖召新降高车大帅数百人,指着崔浩说:“你们看这个人,纤细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他胸中所有,却胜于甲兵,我所以能屡屡获捷,都是这个人导引的啊!”亦作胸中甲兵。

【出典】:

魏书》卷35《崔浩传》819页:“世祖……又召新降高车(北朝勒族别称)渠帅数百人,赐酒食于前。世祖指浩以示之,曰:‘汝曹视此人,尪(wāng汪,骨骼弯曲症)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朕始时虽有征讨之意,而虑不自决,前后克捷,皆此人导吾令至此也。’乃敕诸尚书曰:‘凡军国大计,卿等所不能决,皆先咨浩,然后施行。’”

【例句】:

宋·陆游《弋阳道中遇大雪》:“起倾斗酒歌出塞,弹压胸中十万兵。” 宋·杨万里《诚斋集·送广帅秩满官丹阳》:“北门颐护要耆英,小试胸中十万兵。” 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7引《名臣传》:“(范)仲淹领延安,阅兵选将,日夕训练;又请戒诸路养兵蓄锐,毋得轻动。夏人闻之,相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老子(指范雍)可欺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33回:“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远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近代·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主谓 胸中有百万雄兵。比喻用兵具有雄才谋略。语本《魏书·崔浩传》:“又召新降高东渠帅数百人赐酒食于前,世祖指浩以示之曰:‘汝曹视此人,尪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明·沈采《千金记·遇仙》:“~,颇让孙吴之术。”△褒义。常用于用兵方面。


【词语胸有甲兵】  成语:胸有甲兵汉语词典:胸有甲兵

猜你喜欢

  • 一钓十五鳌

    源见“龙伯钓鳌”。喻豪迈的举止,非凡的气概。清黄遵宪《感事》诗之三:“忽然大陆出平地,一钓手得十五鳌。”

  • 呵壁问天

    后汉.王逸《天问序》:“屈原放逐……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佹,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懑,舒泻愁思。”后常以“呵壁问天”形容文人发泄愤懑和牢骚不平。唐

  • 冰人

    《晋书.索?传》:“孝廉令狐策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曰:‘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君在冰上与冰下人语,为阳语阴,媒介事也。君当为人作媒,冰泮而婚成。”后因以“冰人

  • 固金汤

    同“固若金汤”。清赵翼《?汉卡檄安南官勘地》诗:“销萌无迹处,庶以固金汤。”

  • 不啻若自其口出

    不啻( ㄔˋ chì ):无异于。 如同从他自己嘴里说出的一样。 表示说话人的口吻语气与某人一模一样。语出《书.秦誓》:“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文心雕龙.事类》:“凡用旧合机,不啻自其口

  • 平舆

    《后汉书.许劭传》:“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劭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 情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

    见〔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词语情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  成语:情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

  • 狗彘不食汝余

    同“狗猪不食其余”。《明史.李任传》:“汝为大将,不能杀贼,反为贼用,狗彘不食汝余。”【词语狗彘不食汝余】  成语:狗彘不食汝余汉语大词典:狗彘不食汝余

  • 勒燕然

    同“勒铭燕然”。唐徐知仁《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由来词翰手,今日勒燕然。”

  • 宝珠穿蚁

    苏轼《祥符寺九曲观灯》诗王次公注引殷芸《小说》载:“有以九曲宝珠欲穿之而不得,问之孔子,孔子教以涂脂于线,使蚁通焉。”相传有人要在九曲宝珠中穿一条线,而不得法,就去问孔子,孔子教他把油脂涂在线上,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