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吹毛求疵”。清顾炎武《记与孝感熊先生语》:“一入此局,即为后世之人吹毛索垢。”见“吹毛求疵”。明·顾炎武《记与孝感熊先生语》:“一入此局,即为后世之人~。”【词语吹毛索垢】 成语:吹毛索垢汉语大
同“吹帽”。宋杨万里《重九日雨仍菊花未开用辘轳体》诗:“闭门幸免吹乌帽,有酒何须望白衣。”
同“袴襦歌”。宋沈瀛《满庭芳》词:“裘带功名,袴襦歌颂,世间谁似公贤?”
源见“中流击楫”。表示立志报国、誓死收复失地的壮烈气概。明陈子龙《伤春》诗之五:“祖逖思横楫,逢萌忆挂冠。”
原是桃因贪结子而自愿凋谢,并非“五更风”扫落之过,却教人错怪了“五更风”。 比喻由于主观内在原因造成的某种失误,却误从客观外界去找原因。语出唐.王建《宫词》:“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
同“车过腹痛”。清陈维崧《摸鱼儿.哭王生》词:“谁能料,弹指一挥长卧,伤心腹痛车过。”
源见“狐死首丘”。喻回归故乡的心愿。元岑安卿《哀故厉先生》诗:“暮年赋归欤,幸遂首丘志。”
同“湘灵鼓瑟”。金王特起《喜迁莺.题郝仙女庙壁》词:“汉女菱歌,湘妃瑶瑟,香动依云层殿。”
唐代诗人元结卜居浯溪,他所作的《大唐中兴颂》,铭刻在浯溪旁石崖之上,歌颂唐肃宗功德。后以“浯溪石”泛称铭刻勋绩的碑石。宋辛弃疾《满江红.贺王帅宣子平湖南寇》词:“待刻公、勋业到云霄,浯溪石。”【词语浯
源见“封侯万里”。指封侯之相。南朝 陈徐陵《出自蓟北门行》诗:“生平燕颔相,会自得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