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营私作弊

营私作弊

又作“营私舞弊”。营:钻营;谋求。私:私利。弊:弊病;有害之事。为谋求私利,而干出很多违法的坏事。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世祖在遗诏中指出:祖宗创建国家大业以来,不曾信任重用太监,况且明朝亡国,也因为重用太监。我明明知道这里面有很多弊病,但没有以为鉴戒。却在顺治十一年(1654年)设立内十三衙门。(司礼监、御用监、御马监、内官监、尚衣监、尚膳监、尚宝监、司设监、尚方司、惜薪司、钟鼓司、兵仗局、织染局)。与明朝没有什么不同。以至于太监们谋求私利,干出很多坏事,更超过明朝。这是我自己的一个罪过。

【出典】:

清史稿》卷5《世祖本纪二》163页:“祖宗创业,未尝任用中官(宦官、太监)。且明朝亡国,亦因委用宦寺(宦官、寺人。即太监)。朕明知其弊,不以为戒。设立内十三衙门,委用任使,与明无异。致营私作弊,更逾往时,是朕之罪一也。”

【例句】:

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谋擢》:“营私舞弊,纳贿招权,处处当行,般般出色,直可做得那黑暗官场的代表了。”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14回:“南洋兵船虽然不少,叵奈管带的一味知道营私舞弊,那里还有公事在他心上。” 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审讯的事件也无非是营私舞弊,罔上揽权等几条案子。” 茅盾《清明前后》:“他挪用公款,营私舞弊,是我把他撤职查办的。”


见“营私舞弊”。谭嗣同《代拟上谕》:“总期民隐尽能上达,督抚无从~为要。”


【词语营私作弊】  成语:营私作弊汉语词典:营私作弊

猜你喜欢

  • 几两屐

    源见“阮孚蜡屐”。谓感叹人生短暂。宋苏轼《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一生当著几两屐,定心肯为微物起?”

  • 抗尘走俗

    南朝 齐 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后以“抗尘走俗”谓热中名利而奔走于尘俗之中。《宣和书谱.张徐州》:“不以名利芥蒂于胸次……故其胸中流出而见于笔画者,无复有抗尘走俗之状

  • 玉种

    《山海经.西山经》:“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晋郭璞注:“以为玉种。”后因以“玉种”美称他人后嗣。唐魏徵《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玉种逾润,兰芳不已。”【词语玉种】   汉语大词典:玉

  • 终童

    即终军。终军(?-前122年)字子云,济南(今山东济南)人。自幼好学,凭着口才好,文笔佳,在当地很出名。18岁选为博士弟子。上书评论国家大事,被汉武帝重视,任命终军为谒者给事中,不久提拔为谏大夫。后奉

  • 融酒

    源见“北海尊”。雅称酒。含饮宴之意。唐罗隐《暇日有寄姑苏曹使君》诗:“融酒徒夸无算爵,俭幕还少最高枝。”

  • 欧虞体

    指唐代欧阳询与虞世南的书法,二人都以书体挺秀著称。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跋尾.隋龙藏寺碑》:“在齐开府长兼行参军九门张公礼撰,不著书人名氏,字画遒劲,有欧虞之体。”

  • 置眼东门

    春秋时伍子胥的故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太宰伯嚭谗子胥,吴王“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吴王夫差听了大怒,取子胥尸体,裹以鸱( ㄔ chī

  • 一斗胜凉州

    源见“斗酒博凉州”。形容酒美或以酒为乐。宋苏轼《和刘长安题薛周逸老亭周最善饮酒未七十而致仕》诗:“自言酒中趣,一斗胜凉州。”

  • 驴鸣送葬

    《世说新语.伤逝》:“王仲宣好驴鸣(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王粲字仲宣,他是建安七子之一,先投刘表,不被重用,后归附曹操。魏晋时,许多名士喜欢模仿驴叫,认为驴的叫声有音乐感,竞相延习,不以为粗俗)。既葬,

  • 画图麒麟阁

    同“画麒麟”。唐高適《塞下曲》:“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