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亲
晋.张华《博物志》卷六《人名考》:“蔡伯喈母,袁公(熙)妹曜卿姑也。”
后汉学者蔡邕的母亲是袁公(熙)曜卿之姑,所以蔡袁是姑表兄弟。后遂用为姑表亲之典。
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诗:“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晋.张华《博物志》卷六《人名考》:“蔡伯喈母,袁公(熙)妹曜卿姑也。”
后汉学者蔡邕的母亲是袁公(熙)曜卿之姑,所以蔡袁是姑表兄弟。后遂用为姑表亲之典。
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诗:“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源见“荆棘铜驼”。表示对时事不安定的忧叹。唐李商隐《曲江》诗:“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源见“桃花源”。指秦时避乱移居桃源之人。借指遁世隐居之人。唐戴叔伦《桂阳北岭偶过野人所居聊书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诗:“乍疑秦世客,渐识楚人言。不记逃乡里,居然长子孙。”
《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猗顿用盬盐起。”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孔丛子》:“猗顿,鲁之穷士也。……闻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牸。’于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
亦作“东郭㕙”,狡兔名。《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 ㄑㄩㄣ qūn 囷)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
《三国志》卷五十三《蜀书.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诸葛亮)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抱膝吟咏是诸葛亮隐居隆中时抒发思情的一种习惯动作。后用作喻
《晋书.阮籍传》:“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后以“苏门长啸”为啸傲山林,表示高士情趣的典故。唐白居易《秋
同“枕中术”。清 郎廷槐等《师友诗传录》:“盖唐人犹有六朝余习,故以《文选》为论衡枕秘。”【词语枕秘】 汉语大词典:枕秘
源见“相濡以沫”。比喻人在困难中相互救助。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菱角》:“媪喜,便为炊饭织屦,劬劳若母……少有病苦,则濡煦过于所生。”【词语濡煦】 汉语大词典:濡煦
源见“吴市隐”。指隐逸得道之士。宋陆游《小雨舟过梅市》:“停桡小住青枫岸,吴市高人傥可逢。”
源见“傅粉何郎”。指洁白俊美的年轻男子。也比喻洁白的花朵。清徐述夔《八洞天.补南陔》:“素衣如雪,正相宜粉面何郎;缟带迎风,更不让飘香荀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