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藏污纳垢

藏污纳垢

比喻包容坏人坏事。公元前594年,楚庄王率兵围宋。宋国告急于晋。晋景公打算派兵救援。晋大夫伯宗提出异议。他说,上帝目前正眷祐楚国,晋国虽然强大,也无法与之争锋。河流湖泊都容纳浊泥污水,山林草野也有毒虫猛兽,美玉也往往舍有瑕疵,国君有时也要忍辱负重。还是不要出兵吧!晋侯采纳了他的意见,停止派兵援宋。

【出典】:

左传·宣公十五年》:“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例句】:

晋·郗超《奉法要》:“受辱心如地,行忍如门阃。地及门阃,盖取其藏垢纳污,终日受践也”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说的罢:‘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污纳垢之地。’”


见“藏垢纳污”。清·孙雨林《皖江血·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残山,洗尽这二百年~。”


【词语藏污纳垢】  成语:藏污纳垢汉语词典:藏污纳垢

猜你喜欢

  • 千金报

    同“千金答漂母”。南朝 陈张正见《赋得韩信诗》:“野有千金报,朝称三杰名。”

  •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由:经历,经过。 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指定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 这是古代儒家所宣扬并奉行的愚民政策。语出《论语.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后汉书.方术传.

  • 雨随车

    同“甘雨随车”。清宋琬《谒先大夫于名宦祠》诗:“汉庭循吏传,不数雨随车。”

  • 笼街喝道

    形容仪仗、气派之威风。出自唐人温造的事迹。温造(766-835年)字简舆,河内(今河南沁阳)人。长庆元年,授京兆府司马参军,历任殿中侍御史、起居舍人、御史中丞等职。其人性格骄横,若有人稍许触犯,即便是

  • 取蒲类

    《后汉书.窦融传附窦固传》:“……固、忠至天山,击呼衍王,斩首千余级。呼衍王走,追至蒲类海。……”蒲类海今名婆悉海,在今庭州蒲昌县东南也。东汉显宗时,奉车都尉窦固及骑都尉耿忠曾出兵天山,追击匈奴呼衍王

  • 九鼎沦

    同“九鼎沦泗”。清顾炎武《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诗:“人间若不生之子,五岳崩颓九鼎沦。”

  • 湘灵鼓瑟

    战国楚.屈原《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唐.李贤注:“湘灵,舜妃,溺于湘水,为湘夫人。”原是说让传说中的湘水之神弹奏瑟。后用为典故,借喻美妙动人的艺术作品或高雅的艺术境界,唐诗中又

  • 连理

    同“连理枝”。《儿女英雄传》二六回:“便是我替姐姐打算,四海虽大,九州虽广,你除玉郎一人之外,也断合第二个结不得连理。”【词语连理】   汉语大词典:连理

  • 不善操舟怨河曲

    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先君子善书,体兼虞柳。予所书似学柳不成,学欧又不成,不自知其拙,往往归过笔墨,谚所谓‘不善操舟怨河曲’也。”原为谚语,后泛喻自己缺少本事而专门抱怨客观条件不好的人。

  • 田单术

    《史记.田单列传》:“……田单乃收城中(即墨城)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