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意是指对人说话过于好听,其中必有苦衷。后则泛指言辞过于悦耳,其中必有不良企图。公元前660年,晋献公听信宠姬骊姬谗言,令太子申生率兵攻打东山狄人。晋兵到达稷桑后,狄人军队出来迎战,申生打算就势打上一
同“隋侯之珠”。南朝 齐萧子良《与南郡太守刘景蕤书》:“养志南荆,可与卞宝争价;韬光楚服,固同隋照共明。”
同“韩康卖药”。南朝 梁江淹《杂体诗.左记室思咏史》:“韩公沦卖药,梅生隐市门。”
同“兰亭会”。明瞿式耜《密之再次虞祠韵复再和》之一:“聊追洛社耆英会,绝胜兰亭觞咏时。”
同“剑埋丰城”。明 吾丘瑞《运甓记.辞亲赴任》:“小生席珍待聘,藏器须时,争奈尘埋,未逢鉴识,譬之剑沉丰狱,骥伏盐车。”
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 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后因以
《晋书.羊聃传》:“聃(羊聃)字彭祖。少不经学,时论皆鄙其凡庸。先是,兖州有八伯之号,其后更有四伯。大鸿胪陈留 江泉以能食为谷伯,豫章太守史畴以大肥为笨伯,散骑郎高平张嶷以狡妄为猾伯,而聃以狼戾为琐伯
源见“渭滨垂钓”。指以钓为喻论说用人之道。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伊尹以论味隆殷,太公以辨钓兴周。”【词语辨钓】 汉语大词典:辨钓
《汉书.曹参传》:“赐参爵列侯,食邑平阳万六百三十户。”又:“至(萧)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相国,举事无所变更……日夜饮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度之欲
见“守钱虏”。《儒林外史》9回:“有这样读书君子,却被~如此凌虐,足令人怒发冲冠。”【词语守钱奴】 成语:守钱奴汉语大词典:守钱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