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百遍:形容次数之多。见:同“现”,呈现。 表示书读很熟,道理自然明白。语出《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南朝.梁元帝《金楼子.戒子》:“凡读书必以五经为本,所谓非圣人之书勿读,读之百遍,其义自见。”吴唅《谈读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话是有道理的。”也引作〔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宋.朱熹《训学斋规》:“古人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明.王文禄《庭闻述略》:“小子文禄初就外傅也,患学之不进。先康毅君诲之曰:‘漆绞千遍,其光自见,书读千遍,其理自见’。盖贵熟之而自得之也。”《镜花缘》三一回:“古人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我们既不懂得,何不将这十一字读的烂熟?”


其他 读书遍数多了,其中的含义就自然显现出来。语本《三国志·魏书·王肃传》注引《魏略》:“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见,不读作jiàn,同“现”,显露。△用于读书方面。也作“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百遍义自见”、“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词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成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汉语词典: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猜你喜欢

  • 青紫当拾

    同“青紫拾芥”。唐孟郊《擢第后东归书怀献座主吕侍御》诗:“松萝虽可居,青紫终当拾。”

  • 蓬蒿人

    源见“仲蔚蓬蒿”。指隐居不仕之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炭兽温酒

    《晋书.羊琇传》:“琇性豪侈,费用无复齐限,屑炭和作兽形以温酒,洛下豪贵咸競效之。”晋羊琇性豪奢,他命人把炭屑和起来做成兽形,燃后温酒,洛阳豪贵之家争相效仿。后因用为咏豪侈的典故。宋.陆游《剑南诗稿校

  • 牍背

    同“牍背千金”。清钱谦益《洮河石砚歌》:“岂知飞檄磨厓手,牍背相随狱吏书。”【词语牍背】   汉语大词典:牍背

  • 披云

    参见:披云雾,睹青天【词语披云】   汉语大词典:披云

  • 东皇

    司春之神。《尚书纬》:“春为东皇,又为青帝。”【词语东皇】   汉语大词典:东皇

  • 望梅消渴

    同“望梅止渴”。宋赵长卿《好事近》词:“犹胜望梅消渴,对文君眉蹙。”见“望梅止渴”。【词语望梅消渴】  成语:望梅消渴

  • 同床各梦

    即“同床异梦”。比喻同做一件事而各有各的打算。宋代陈亮《与朱元晦秘书书》:“然犹说长说短,说人说我,未能尽畅抱膝之意也。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见“同床异梦”。清·纪昀《阅微

  • 苍吾让兄

    谓不必要的谦让。《淮南子.汜论训》:“昔苍吾绕娶妻而美,以让兄。此所谓忠爱而不可行者也。”指讲礼让而过分到不合情理的程度。

  • 融液贯通

    犹融会贯通。清 秦笃辉《平书.文艺下》:“殆于圣贤之义理,心领神会,融液贯通,然后参之经史子集,以发其光华,范之规矩准绳,以密其法律,而后乃称为文。”参见“融会贯通①”。见“融会贯通①”。清·秦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