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暴君虐害人民。孟子在批评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对百姓苛征暴敛时指出,他们的厨房里摆着肥美的肉食,马栏里有着膘肥体壮的马匹,老百姓却面有饥色,田野上横陈着饿死者的尸体,这无异是驱赶野兽去吃人。兽类自相残食
同“鹢首”。北周庾信《和灵法师游昆明池》之二:“秋光丽晚天,鹢舸泛中川。”【词语鹢舸】 汉语大词典:鹢舸
源见“鲁恭驯雉”。借指施行仁政的县令等地方官吏。唐于鹄《醉后寄山中友人》诗:“都忘醉后逢廉度,不省归时见鲁恭。”
唐.杜甫《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不通姓氏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此诗写少年意气,下马坐床,指瓶索酒,旁若无人。后以此用为索酒畅饮、意气豪纵的典故。元.张可久〔南吕.一枝花〕《湖
《晋书.向秀传》:“(嵇)康善锻,秀为之佐,相对欣然,傍若无人。又共吕安灌园于山阳。”晋人向秀是“竹林七贤”之一,他曾和嵇康一起打铁,又曾和吕安一道种菜灌园。后用为咏高逸之典。唐.李郢《园居》诗:“暮
《左传.宣公十五年》载:楚欲伐宋,宋“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杜预注:“晋侯耻不救宋,故伯宗为说小恶不损大德之喻。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晋嵇康、
同“崩城”。清黄景仁《栋鹗烈妇挽诗》:“九泉誓共郗生穴,一恸真崩杞妇城。”
源见“丝幕牵红”。谓婚约难成。明周履靖《锦笺记.分笺》:“丝幕难亲,锦笺牢佩,璧返珠还,钗全镜合,未可知也。”
见“大喜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