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重足而立

重足而立

重(chóng虫)足而立:两脚叠立,一脚立地,另一脚跟压在立地脚背上。此典指汲黯(àn岸)责说张汤苛法,使人们叠足不敢跨步。比喻人人恐怖,连跨步都不敢;或比喻敢怒而不敢言。汲黯(?——前112年),字长孺。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他生性孤傲,谈吐直率,汉武帝时任中大夫(掌议论),掌廷争直谏,使汉武帝不快,把他外调东海郡(郡治今山东郯城西北)做太守(一郡最高行政长官),治理地方有成绩,汉武帝又把他调回京都(今陕西西安)为主爵都尉(管列侯封爵事务)列于九卿(高级官员)待遇。那时,张汤刚因改定刑律法令担任廷尉(掌刑狱,最高司法长官),汲黯多次在汉武帝面前质问、指责张汤,说:“您是正卿(廷尉为正九卿之一),往上不能发扬先皇帝之功业,往下不能抑制天下人之邪心。让国家安定人民富足,降低犯罪率使监狱空虚,这两件事没有一样做好。只知陷人于罪,使人受苦来成就办案行事,任意破析解释法律条文来成就事功,竟然把高皇帝(刘邦)所定律令乱改一气做什么?您将因此绝子灭孙啦。”汲黯时常与张汤辩论争议,张汤辩解常在条文上求深,在小节上过细,汲黯亢直峻厉,高谈阔论,不能屈服于张汤,忿怒突发,骂张汤道:“天下人都说刀笔吏(主办文案小官)不可以做公卿大官,果真如此。如果按照张汤苛刻法律行事,将使天下人叠足不敢跨步,眼睛也不敢正看了。”此典又作“侧目而视”。

【出典】:

史记》卷120《汲郑列传》3107、3108页:“张汤方以更定律令为廷尉,黯数质责汤于上前,曰:‘公为正卿(汉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理〕、典客〔大行〕、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为正九卿。中尉〔执金吾〕、主爵都尉、内史准照九卿待遇),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líng yǔ灵语,监狱)空虚,二者无一焉。非(罪;陷人于罪)苦(痛苦;使人受苦)就(成就)行(行事;办案),放(放纵;任意)析(破析;解释)就功,何乃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为?公以此无种(无遗种;灭族)矣。’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推究法律条文深刻性)小苛(细微末节),黯伉(伉直)厉(峻厉严肃)守高(掌握最高原则。即高谈阔论)不能屈,忿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古时用笔写字于竹简之上,有错误,用刀削去。刀、笔两种工具连称,有添减从心,舞文弄墨之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如果)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斜着眼睛偷看,形容不敢正眼看)矣!’”

【例句】:

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4:“〔秦桧〕钤制中外,胁持荐绅,开告讦之门,兴罗织之狱,士大夫重足而立。”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42回:“富民重足而立,贫民揭竿而起。”


偏正 叠足站着,不敢迈步。形容极其恐惧。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4:“(秦桧)钤制中外,胁持荐绅,开告讦之门,兴罗织之狱,士大夫~。”△用于心理方面。也作“重足一迹”。


【词语重足而立】  成语:重足而立汉语词典:重足而立

猜你喜欢

  • 罗钳吉网

    罗:罗希奭(shì是);吉:吉温。钳:古代的一种刑具。网:捕捉动物的用具。比喻酷吏使用毒刑制造冤狱。出自唐罗希奭和吉温的事迹。罗希奭(?-755年),原籍杭州(今浙江杭州),后徙家洛阳(今河南洛阳)。

  • 势不可当

    亦作“势不可遏”。当:阻挡。来势凶猛,不可抵挡。形容势力或气势很强。郗鉴(336-377年),字道微,高平金乡(今山东高平金乡)人。晋惠帝司马衷时曾任中书侍郎。东晋初受命镇皱山(今山东峄山),为兖州刺

  • 临事断

    《祀记.乐记》:“师乙曰:‘……明乎商之音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让。临事而屡断,勇也。’”春秋时乐宫师乙赞美处理事务果断者为勇。后遂用为称誉临事断之典。唐.杜甫《过郭代公故宅》:“壮公临

  • 李斯怨

    同“李斯忆黄犬”。唐骆宾王《畴昔篇》:“邹衍含悲系燕狱,李斯抱怨拘秦桎。”

  • 向平心

    同“向平之愿”。清黄景仁《重游齐云山》诗:“终当粗毕向平心,来向云中抱云住。”

  • 识齐鼎

    《史记.孝武本纪》:“(李)少君见上,上有故铜器,问少君。少君曰:‘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已而案其刻,果齐桓公器。一宫尽骇,以少君为神,数百岁人也。”西汉时,武帝拿出珍藏的古代铜器请方术之士李少君

  • 吴市箫

    同“吴市吹箫”。白蕉《江浦》诗:“不饮盗泉水,愁闻吴市箫。”

  • 悲颜驷

    源见“郎潜白发”。悲叹至老怀才未遇。唐王適《蜀中言怀》诗:“老少悲颜驷,盈虚悟翟公。”

  • 长安卧雪

    源见“袁安高卧”。谓生活贫寒但清操自守。清朱彝尊《送曾灿之南海》诗:“来辜邓尉寻山约,到及长安卧雪旬。”

  • 三瓦两巷

    见“三瓦两舍”。《金瓶梅词话》19回:“平昔在~行走耍子,捣子都认的。”【词语三瓦两巷】  成语:三瓦两巷汉语大词典:三瓦两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