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金张许史

金张许史

西汉权臣金日碑、张安世,贵戚许伯、史高的合称。《汉书·盖宽饶传》载:汉宣帝时,司隶校尉盖宽饶为人刚毅正直,刺举弹劾无所回避,敢于上疏谏争,而受人诋毁而遭贬黜。谏大夫郑昌上疏为盖宽饶说好话,其中有这样的内容:“司隶校尉盖宽饶食不求饱,居不求安,忧国忧民,忠直死节,没有金张许史等权贵的支撑和托付。”后以“金张许史”或“许史”为典,讽谕贵戚权臣。

【出典】:

汉书》卷77《盖宽饶传》3247页:“谏大夫郑昌悯伤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宽饶曰:‘……司隶校尉宽饶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进有忧国之心,退有死节之义,上无许、史之属,下无金、张之托。’”应劭注曰:“许伯,宣帝皇后父。史高,宣帝外家也。金,金日碑也。张,张安世也。此四家属无不听。”

【例句】:

汉·张衡《西京赋》:“彼肆人之男女,丽美奢乎许史”。 晋·张华《轻薄篇》:“朝与金张期,暮宿许史家。” 南朝梁·沈约《丽人赋》:“驰鹜王室,遨游许史。”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见钟鼎于金张,闻弦歌于许史。” 唐·骆宾王《秋日于益州李长史宅宴序》:“得丧双遣,巢由与许史同归;宠辱两忘,廊庙与山林齐致。” 唐·郑愔《夜游曲》:“许史多暮宿,应陈从夜游。” 唐·李益《汉宫少年行》:“金张许史同颜色,王侯将相莫敢论。” 唐·李贺《许公子郑姬歌》:“许史世家外亲贵,宫锦千端买沉醉。” 唐·吴融《卖花翁》:“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 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6:“韦貂长组金张辈,驷马文衣许史家。” 唐·韦庄《咸通》:“咸通时代物情奢,欢杀金张许史家。”


【典源】 《汉书·盖宽饶传》:“ (郑昌) 上书颂 (盖) 宽饶曰:‘……司隶校尉宽饶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进有忧国之心,退有死节之义,上无许史之属,下无金张之托,职在司察,直道而行,多仇少与。’”应劭注:“许伯,宣帝皇后父。史高,宣帝外家也。金,金日磾(di) 也。张,张安世也。此四家属无不听。” 《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赞曰:“(金日磾) 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汉书·张汤传》:“安世子孙相继,自宣、元以来为侍中、中常侍、……凡十余人,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宠贵,比于外戚。”《文选·左思〈咏史诗〉》:“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今译】 金日磾和张安世,都是汉宣帝时的大官,家中世代做高官,亲近贵幸,许伯和史高,都是汉宣帝时的外戚,接近皇帝,权势显赫。貂即貂尾,为当时贵官的服饰。

【释义】 后以此典泛指贵官权臣、皇亲国戚等朝廷显贵。

【典形】 金张、金张七叶、金张许史、七叶貂、七叶珥貂、七叶侍汉、许史、七叶貂蝉、金张之援、珥貂七叶、金张门、七叶汉貂、七叶金张。

【示例】

〔金张〕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见钟鼎于金张,闻弦歌于许史。”

〔金张七叶〕 宋·苏轼《行香子·荣词》:“问儒生何辱何荣? 金张七叶,执绮貂缨。”

〔金张许史〕 唐·李益《汉宫少年行》:“金张许史伺颜色,王侯将相莫敢论。”

〔七叶貂〕 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春日再和》:“与君流落偶还朝,过眼纷纶七叶貂。”

〔七叶珥貂〕 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千年驭鹤,振仙气于帝乡;七叶珥貂,袭荣光于戚里。”

〔七叶侍汉〕 唐·王维《京兆尹张公德政碑》:“五代相韩,七叶侍汉。及我圣朝,亦生邦翰。”

〔许史〕 北周·王褒《长安道》:“喧喧许史座,钟鸣宾未穷。”


【词语金张许史】  成语:金张许史汉语词典:金张许史

猜你喜欢

  • 冲冠怒发

    同“怒发冲冠”。《旧唐书.郑畋传》:“而畋冲冠怒发,投袂治兵,罗剑戟于樽前,练貔貅于阃外。”并列 形容极为愤怒。《旧唐书·郑畋传》:“而畋~,投袂治兵,罗剑戟于樽前,练貔貅于阃外。”△用于情感。也作“

  • 月中玉兔

    源见“玉兔”。代指月亮。宋朱敦儒《诉衷情》词:“月中玉兔日中鸦,随我度年华。”

  • 白玉壶冰

    源见“玉壶冰”。喻品格高洁。唐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诗:“白玉壶冰水,壶中见底清。”

  • 三头两面

    比喻玩弄两面手法,挑拨是非。宋代曾慥《类说.谈苑》:“优者说韩信,(党)进怒曰:‘汝对我说韩信,见韩信即当说我,此三头两面之人!’即命杖之。”并列 比喻善于玩弄两面手法,趋奉谄媚。语出唐·李商隐《杂纂

  • 陶侃折翼

    源见“天门八翼”。指居高位而常自警,不作非分之想。唐杨炯《浑天赋》:“鲁阳挥戈兮转于西日,陶侃折翼兮登于上玄。”

  • 弹铗思鱼

    同“弹铗歌鱼”。清查慎行《再题种菜图》诗:“弹铗思鱼原失策,封侯食肉更何时!”

  • 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悠悠:众多貌。 强调某事是压倒一切的大事。语出《后汉书.李固传》:“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国之兴衰,在此一举。”唐乐群《切莫“海本位”》(《光明日报》1993年2月15日):“教师下海了,作家下海了,

  • 吴鸿扈稽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既宝莫邪,复命于国中作金钩,令曰:‘能为善钩者赏之百金。’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血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王曰:‘为钩者众,而子独

  • 颖脱锥

    源见“毛遂自荐”。喻显露才华端倪的人。唐 周昙《春秋战国门.毛遂》诗:“不识囊中颖脱锥,功成方信有英奇。”

  • 笔大如椽

    见“大笔如椽”。【词语笔大如椽】  成语:笔大如椽汉语大词典:笔大如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