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金瓯无缺

金瓯无缺

唐.李延寿《南史.朱异传》(卷六二):“反侯景降,敕召群臣延议,尚书仆射谢举等以为不可许,武帝欲纳之,未决,尝夙兴至武德阁口,独言:‘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承平若此,今便受地,讵(jù岂)是事宜?脱至纷纭,悔无所及。’”

南朝梁武帝萧衍把国家比作金瓯(古时盛酒器),以金瓯无一伤缺比喻国土完整。后因以用为典故,比喻国家强盛,领土完整。

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但各州之地,俱半错卫屯,半沦苗孽,似非当时金瓯无缺矣。”


主谓 金的盆、盂等都没有缺口。比喻国家统一完整。语本《南史·朱异传》:“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55回:“以一省之治安,砥柱中流,故虽首都沦陷,海内骚然,卒得转危为安,~。”△用于表示国土完整。→金城千里 一统天下 大好河山 ↔偏安一隅 半壁江山 残山剩水 铜驼荆棘


【词语金瓯无缺】  成语:金瓯无缺汉语词典:金瓯无缺

猜你喜欢

  • 酉穴藏书

    源见“书通二酉”。指藏书丰富。明 王任思《送李戒庵吏部出参辰沅》诗:“酉穴藏书在,公余字字雠。”

  • 七月诗

    《诗经.豳风.七月.序》:“《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七月》是《诗经》中反映农奴生活的诗篇。但诗前小序却说它是“致王业之艰难”。唐.杜牧《即事》:“因思

  • 结束牢拴

    谓装束停当,衣饰整齐。清代洪升《长生殿.合围》:“这一员身材慓悍,那一员结束牢拴。”

  • 渔阳变

    源见“渔阳鼙鼓”。指安禄山叛乱。清洪昇《长生殿.传概》:“唐明皇欢好霓裳宴,杨贵妃魂断渔阳变。”

  • 玩日愒月

    同“玩愒”。清朱之瑜《与奥村德辉书》之二:“若徒玩日愒月,转瞬之间已成耆耋,可惧也。”并列 愒,贪。贪图安逸,荒废岁月。清·朱之瑜《与奥村德辉书》之二:“若徒~,转瞬之间已成耆耋,可惧也。”△贬义。多

  • 班荆椒举

    源见“班荆道故”。椒举,即伍举。谓思念故乡友人。唐李德裕《夏晚有怀平泉林居》诗:“眷阙悲子牟,班荆感椒举。”

  • 燕昭市骨

    同“燕昭市骏”。《南史.郑鲜之传》:“昔叶公好龙而真龙见,燕昭市骨而骏足至。”【词语燕昭市骨】  成语:燕昭市骨

  • 贷监河

    同“贷监河粟”。明徐复祚《投梭记.应聘》:“相公,你赋《长门赋》不愧相如,贷监河真同庄叟。”

  • 两岐歌

    《后汉书.张堪传》:“拜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馀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

  • 夜蛾赴火

    见“飞蛾赴火”。【词语夜蛾赴火】  成语:夜蛾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