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铁砚磨穿

铁砚磨穿

铁砚:用铁铸成的砚台。表示刻苦学习。出自五代后晋桑维翰的事迹。桑维翰(899-946年)字国侨。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史载他初次参加进士考试时,主考官以其姓“桑”,与“丧”同音而不取。有人劝他改由其他途径求仕,不必再考进士。他慨然著《日出扶桑赋》以明己志,并铸铁砚表示自己的决心:何时铁砚磨穿,何时就不再考进士。后终以进士及第。后人遂将此事概括为“铁砚磨穿”或“磨穿铁砚”。后晋时桑维翰任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开运三年(946年)被叛入契丹的将领张彦泽杀死。

【出典】:

新五代史》卷29《晋臣传第十七·桑维翰传》319页:“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维翰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佗仕。’卒以进士及第。”

【例句】:

元·王实甫《西厢记》一本一折:“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元·范子安《竹叶舟》一折:“坐破寒毡,磨穿铁砚,自夸经史如流。” 明·王玉峰《梵香记·看榜》:“乌纱白发人争羡,须知铁砚磨穿。” 明·叶宪祖《鸾镜记·励志》:“我待磨穿砚铁,喜从今唤醒庄生蝶,看他年昼锦还家,免教人独归昏夜。”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8卷:“诗曰:‘从来资格困朝绅,只重科名不重人。楚士凤歌诚恐殆,叶公好龙岂求真。若还黄榜终无分,宁可青衿老此身。铁砚磨穿豪杰事,春秋晚遇说平津。’”


见“磨穿铁砚”。明·王玉峰《焚香记·看榜》:“乌纱白发人争羡,须知~。”


【词语铁砚磨穿】  成语:铁砚磨穿汉语词典:铁砚磨穿

猜你喜欢

  • 政成三异

    源见“鲁恭驯雉”。称颂地方官广施德政,治绩卓著。宋郭应祥《西江月.寿韩宰》词:“暂借牛刀凫舄,宜参豹尾鸡翘。政成三异合归朝,拭目天边紫诏。”

  • 风雨

    《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序》:“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这是《风雨》诗首章,意思是:风凄凄,雨凄凄,雄鸡叫喈喈。既然见到君子人,怎

  • 时日曷丧,与汝偕亡

    《尚书.汤誓》:“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hé何时)丧,予及汝皆(一作偕)亡。’”夏桀暴政,不断重征劳役和赋税,百姓都怠工不出力,痛恨得咬牙切齿,要和他同归于尽。后以此言表示

  • 问罪之师

    《旧唐书.侯君集传》:“天子以高昌骄慢无礼,使吾恭行天罚,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问罪:古代两国交战,先要宣布对方罪状,以为出师征伐的理由。后引申为严厉责问。师:军队。“问罪之师”,指讨伐犯

  • 神罔时恫

    神:指祖先之神。罔:无。时:所。恫( ㄊㄨㄥ tōng ):痛恨。 谓祖先不感遗恨。 常用以赞美子孙德行美好。语出《诗.大雅.思齐》:“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马瑞辰通释:“时,所也。”

  • 当璧

    源见“拜璧”。指将被立为太子的征兆。《魏书.肃宗纪》:“皇曾孙故临洮王 宝晖世子钊,体自高祖,天表卓异,大行平日养爱特深,义齐若子,事符当璧。”《北齐书.幼主纪》:“文宣因累世之资,膺乐推之会,地居当

  • 抱马脚

    《后汉书.班超传》:“超还至于阗,王侯以下皆号泣曰:‘依汉使如衣父母,诚不可去。’互抱超马脚,不得行。”东汉.班超在疏勒时,肃宗下诏征超还。超至于阗国时,于阗国人都不愿超回国,抱超乘之马脚号泣。后因用

  • 前言戏之耳

    前面说的话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 表示以现在所说为准,前言不足为凭。语出《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

  • 绘事后素

    《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素以为绚兮(此句为《逸诗》句)。”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

  • 祝册

    《书.洛诰》:“王命作册,逸祝册。”孔颖达疏:“王命有司作策书,乃使史官逸者祝读此策。”后因称帝王祭祀用的文书为“祝册”。唐韩愈《南海神庙碑》:“祝册自京师至,吏以时告,公乃斋祓视册。”明宋濂《代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