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雍齿封侯

雍齿封侯

史记.留侯世家》载:雍齿汉高祖刘邦起兵,虽从战有功,但因尝窘辱刘邦,为刘邦所不快。及刘邦即皇帝位,时诸将未行封,人怀怨望,集聚于沙上议论。刘邦张良计,先封雍齿为什方侯。于是诸将皆喜曰:“雍齿尚为侯,吾属无患矣。”后遂以“雍齿封侯”称用人不计前嫌宿怨的举措。清黄辅辰《戴经堂日钞》:“黄南坡以同知直隶州用,王文谷以知县用,左宗植以知县用。此三人皆素所深悉者,皆膺保荐,〔不〕啻雍齿封侯。”


主谓 雍齿,汉初沛人,从汉高祖刘邦起兵,有功,终因尝窘辱刘邦,为刘邦所不快。及刘邦即位,诸将未行封,人怀怨望。刘邦从张良计,先封雍齿为什邡侯,于是诸将皆喜曰:“雍齿尚侯,吾属无患矣。”事见《史记·留侯世家》。后以“雍齿封侯”为不计宿怨的典实。清·黄辅辰《戴经堂日钞》:“黄南坡以同知直隶州用,毛文谷以知县用,左宗植以知县用。此三人皆素所深悉者,皆膺保荐,(不)啻~。”△褒义。用于国君或上级官员。→尽释前嫌


【词语雍齿封侯】  成语:雍齿封侯汉语词典:雍齿封侯

猜你喜欢

  • 仙史

    源见“乘鸾”。借指情郎。宋刘筠《夜宴》诗:“彩凤随仙史,斑骓侍陆郎。”【词语仙史】   汉语大词典:仙史

  • 萁豆煎

    同“萁豆相煎”。陈毅《寄友诗》:“瓜蔓抄来百姓苦,萁豆煎时外寇肥。”

  • 混一文轨

    源见“书同文,车同轨”。表示统一国家。《晋书.谢安传》:“安方欲混一文轨,上疏求自北征。”

  • 浊泾清渭

    源见“泾渭分明”。比喻事物的是非、善恶。唐杜甫《秋雨叹》诗:“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元刘秉忠《木兰花慢.望月婆罗门引》词:“谁辨浊泾清渭,一任东流。”见“清渭浊泾”。唐·杜甫《秋雨叹》:“

  • 父母国

    源见“父母之邦”。又《孟子.万章下》:“〔孔子〕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因以指故乡、祖国。唐阎朝隐《奉和呈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回瞻父母国,日出在东方。”见“父母之邦”。《孟子·万

  • 得马生灾

    同“得马折足”。唐元稹《哭子》诗之一:“维鹈受刺因吾过,得马生灾念尔冤。”连动 指因福得祸。语本《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

  • 胜败兵家常势

    兵家:指用兵的人。势:情势。一作“事”。 胜利或失败是用兵的人经常遇到的事态,算不了什么。语出《旧唐书.裴度传》:“一胜一败,兵家常势。”宋.尹洙《叙燕》:“胜败兵家常势,悉内以击外,失则举所有以弃

  • 伊吕

    《汉书.刑法志》:“故伊吕之将,子孙有国,与商、周并。”伊吕是商朝的伊尹和西周的吕尚合称,他们二人都是辅佐帝王的大臣。后遂用为辅弼重臣之典。清.方文《田居杂咏》诗:“幸而遇明主,伊吕伯仲间。”【词语伊

  • 陈蕃解榻

    同“陈蕃下榻”。宋陈师道《过杭留别曹无逸朝奉》诗:“陈蕃解榻为留连,俯仰徒惊岁月迁。”

  • 太液黄鹄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始元元年,黄鹄下太液池。上为歌曰:‘黄鹄飞兮下建章,羽肃肃兮行跄跄,金为衣兮菊为裳。唼唼荷荇,出入蒹葭,自顾菲薄,愧尔嘉祥。’”汉元始元年(公元前一二六年),汉宫太液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