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紫玉化烟”。比喻梦中的幻境。清彭孙遹《玲珑四犯.却梦调元景病》词之二:“睡乡即是温柔境,有紫玉如烟相抱。”
宋张耒《食笋》诗:“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后因以“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蓬勃发展。邹韬奋《患难馀生记》二章:“实施宪政的提案有如雨后春笋。”柳青《创业史》一部十五章:“而如雨后春笋的城市
同“青女”。唐杜甫《秋野》诗之四:“飞霜任青女,赐被隔南宫。”
同“拈花一笑”。清钱谦益《寄严道彻太守》诗:“蒲团已悟拈花案,尺素争传倒薤书。”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闵预》:“学簪花而舍拈花,何为不可;倩贝叶以充红叶,何便如之?”【词语拈花】 汉语大词典:拈花
同“李郭神仙”。宋京镗《满江红.浣花因赋》词:“上座英贤今李 郭,邦人应作仙舟想。”【词语李郭】 汉语大词典:李郭
源见“徯后之望”。指等待得到苏息的期望。元王恽《玉堂佳话》卷四:“用慰徯苏之望,爰兴问罪之师。”
同“问安视膳”。唐吴兢《贞观政要.尊敬师傅》:“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词语问寝视膳】 成语:问寝视膳汉语大词典:问寝视膳
《史记.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后以“匡乱反正”谓扶正乱世,使之恢复正常。清袁枚《随园随笔.诸史上》:“〔司马迁〕作《孔子世家》第十七,其意诸侯之得世其家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始元元年,黄鹄下太液池。上为歌曰:‘黄鹄飞兮下建章,羽肃肃兮行跄跄,金为衣兮菊为裳。唼唼荷荇,出入蒹葭,自顾菲薄,愧尔嘉祥。’”汉元始元年(公元前一二六年),汉宫太液池
见“怨声载道”。《魏书·高肇传》:“肇既当衡轴,每事任己,本无学识,动违礼度,好改先朝旧制,出情妄作,减削封秩,抑黜勋人,由是~矣。”【词语怨声盈路】 成语:怨声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