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青,青色;蓝,提炼青色的蓝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胜过先生,后人超越前人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原文大意是,学习是不可以中途停止的。青色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却比蓝草色更浓重;冰凌,是水结成的,但却比水更寒冷。一根笔直的木条,加工使之弯曲来做车轮,即使用圆规量也找不出毛病;而晒干后,却不再变直,是因为加工的缘故啊。所以木头用墨绳画线就变直了,刀剑在磨刀石上磨砺就变得锋利起来。君子广泛的学习而又经常地检验考察自己,就会聪明而不犯错误了。

【出典】:

《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例句】:

唐·李延寿《北史·李谧传》:“谧初学孔璠,数年后,璠就谧请业。同门生为之语曰:‘青成蓝,蓝胜青;师何常,在明经。’” 唐·白居易《赋赋》:“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于荀、宋,渐恢张于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于《典》《坟》;青出于蓝,复增华于《风》《雅》。”


见“青出于蓝”。向斯《宫》:“哈什屯的长子米思翰~。”


【词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汉语词典: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猜你喜欢

  • 指染尝鼋

    源见“染指”。比喻尝到某种滋味。宋陆游《读〈老子〉》诗:“《道德》五千言,巍巍众妙门。管窥那见豹,指染仅尝鼋。”

  • 时宪

    《书.说命中》:“惟天聪明,惟圣时宪。”谓以天为法建立法制。后因以“时宪”称当时教令。《艺文类聚》卷三六引晋潘岳《许由颂》:“通于时宪,顷匡不盈。”【词语时宪】   汉语大词典:时宪

  • 梦里说邯郸

    源见“黄粱梦”。喻虚幻之事。宋刘镇《江神子.吊方检详》词:“思君梦里说邯郸,未成欢,已炊残。”

  • 蝇集笔端

    后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录.苻坚》:“(永兴)三年九月,凤凰集于东阙,大赦其境。内初将为赦,与左仆射猛(王猛)、右仆射融(苻融)密议于露堂。悉屏(音bǐng,亦作摒,逐人使回避)左右,坚自为赦文,

  • 妆面

    源见“梅花妆”。形容女子华贵艳美的面额妆饰。宋 权无染《孤馆深沉》词:“对妆面、忍听羌笛,又还空断人肠。”

  • 平津牧豕

    同“公孙牧豕”。公孙弘封平津侯,故称。宋黄庭坚《次韵杨明叔见饯》诗:“平津善牧豕,佽飞能斩蛟。”

  • 秦嘉镜

    源见“秦嘉书”。表现夫妻深情。唐刘禹锡《泰娘歌》:“秦嘉镜有前时结,韩寿香销故箧衣。”

  • 巳年得梦

    《后汉书.郑玄传》:“(建安)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命当终,有顷寝疾。”唐.李贤注:“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论玄曰:‘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

  • 雀角鼠牙

    《诗经.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注:音yōng,墙)?”雀和鼠能够毁坏人家的房屋,如同打官司能够使人倾家荡产一样,因而用来作为打官司的典故。亦简作“雀角”。

  • 蒲质

    源见“蒲柳姿”。指孱弱的体质或微贱之身。常作谦词。明高濂《玉簪记.设计》:“念蒲质自甘弃捐,又何须雅念勤劳。”【词语蒲质】   汉语大词典:蒲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