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河山带砺”。明唐顺之《皇陵行》:“已闻帝王自有真,更说南阳多贵人。戈矛貔虎三千士,砺带河山十八臣。”见“河山带厉”。明·唐顺之《皇陵行》:“戈矛貔虎三千士,~十八臣。”【词语砺带河山】 成语:砺
《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焦循正义:“自后观前亦为仰,此仰思,盖即谓仰举三王之事而思其合。”后以“仰思”谓追思。汉班固《幽通赋》:“昒昕寤而仰思兮,
源见“桓公柳”。喻指故地旧物,感叹岁月流逝。清 丘逢甲《感旧抚今叠韵再呈絜斋世丈》之一:“谁知重话婆娑感,杨柳金城正晓风。”
传说中太阳西下的地方。《书.尧曲》:“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孔安国传:“昧,冥也。日入于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词语昧谷】 汉语大词典:昧谷
唐.李冗《独异志》卷中引《武陵记》:“后汉马融勤学,梦见一林,花如绣锦,梦中摘此花食之。及寤,见天下文词,无所不知。时人号为‘绣囊’。”后因以“绣囊”形容人文词知识极其丰富,“林花梦”则用为文才长进的
源见“鹪巢蚊睫”。比喻极小的处所。宋周孚《赠萧光祖》诗:“田园一蚊睫,书卷百牛腰。”【词语蚊睫】 汉语大词典:蚊睫
源见“掌上舞”。形容舞姿轻盈。宋柳永《凤归云》词:“况佳人、尽天外行云,掌上飞燕。向玳筵、一一皆妙选。”
同“一击车中”。清曹贞吉《减字木兰花.杂忆八首》词之一:“文章休论,一掷副车千古恨。”
同“桑榆之景”。清李渔《意中缘.悟诈》:“我把桑榆景,倚靠他,谁知有夫就不认家。”【词语桑榆景】 汉语大词典:桑榆景
同“丁家鹤”。清朱彝尊《龚尚书挽诗》:“天边丁令鹤,梦里谢公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