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鸠居鹊巢

鸠居鹊巢

《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毛传:“鸤鸠不自为巢,居鹊之成巢。”《禽经》:“鸠拙而安。”张华注:“鸠,尸鸠也。《方言》云‘蜀谓之拙鸟,不善营巢,取鸟巢居之’,虽拙而安处也。”后因以“鸠居鹊巢”比喻强占他人居处或措置不当等。唐刘知幾《史通.表历》:“且其书上自庖牺,下穷嬴氏,不言汉事,而编入《汉书》,鸠居鹊巢,茑施松上,附生疣赘,不知剪截,何断而为限乎?”


主谓 鸠不营巢而占据鹊建的巢窝。比喻强占他人居所而安享其成。语本《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唐·刘知几《史通·表历》:“不言汉事,而编入《汉书》,~,茑施松上,附生疣赘,不知剪截,何断而为限乎。”△贬义。常用于表示强占别人的地方或位置。也作“鸠夺鹊巢”、“鸠僭鹊巢”。


【词语鸠居鹊巢】  成语:鸠居鹊巢汉语词典:鸠居鹊巢

猜你喜欢

  •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意谓即使说它能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极力赞美人的高风亮节,或丰功伟业。语出《史记.屈原列传》:“其志洁,其行廉。……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按:班固《离骚序》和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皆言此

  • 麦丘之祝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载:春秋齐桓公至麦丘,遇一老人,年八十三。桓公令其以寿祝。麦丘邑人一祝主君甚寿,金玉是贱,人为宝;二祝主君无羞学,无恶下问,贤者在傍,谏者得人;三祝主君无得罪于臣下和百姓。后因以

  • 楚铁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昭王曰:‘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后因以“楚铁”借指利剑。北周庾信《吴明彻墓志铭》:“长沙 楚铁,更入兵栏;洞浦藏犀,还输甲库。”唐刘禹锡《口兵戒》:“舌端之孽,惨乎楚

  • 群雁啮死

    汉代翟义的哥哥见犬啮雁群而先兆翟义兵败的故事。晋代干宝《搜神记》卷九:“王莽居摄,东郡太守翟义知其将篡汉,谋举义兵,兄宣教授,诸生满堂,群鹅雁数十在中庭,有狗从外入啮之,皆死。……数日,莽夷其三族。”

  • 三百杯

    同“一饮三百杯”。宋程俱《试端溪石砚偶书》诗:“人生当复几两屐,我饮宁须三百杯?”

  • 触瑟

    《汉书.金日䃅传》:“何罗(即莽何罗,时欲行刺汉武帝)褏(袖)白刃从东箱上,见日䃅,色变,走趋卧内欲入,行触宝瑟,僵。日䃅得抱何罗,因传曰:‘莽何罗反!’……日䃅捽胡投何罗殿下,得禽缚之。”后因以“触

  • 商岩霖雨

    源见“傅说霖”。称美贤臣济世泽民。宋李曾伯《沁园春.代寿直院陈文昌》词:“花底退朝,槐边听制,一武 商岩霖雨新。”

  • 朱紫相夺

    源见“以紫乱朱”。谓不同意见相互争竞。南朝 梁钟嵘《诗品〉序》:“淄 渑并泛,朱紫相夺,喧议竞起,准的无依。”【词语朱紫相夺】  成语:朱紫相夺汉语大词典:朱紫相夺

  • 衣绣夜行

    《史记.项羽本纪》:“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指东函谷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关

  • 遵渚

    《诗经.豳风.九罭》:“鸿飞遵渚,公归无所,于女信处。”东汉.郑玄笺:“鸿,大鸟也,不宜与凫鹥之属飞而循渚。以喻周公今与凡人处东都之邑,失其所也。”按:此是《九罭》第二章,意为:天鹅飞来沿着洲渚,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