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黄公酒垆

黄公酒垆

世说新语.伤逝》:“王濬冲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世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后以“黄公酒垆”用为伤逝怀旧之辞。

宋.林逋《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诗:“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黄公酒舍归。”


偏正 魏晋时王戎与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会饮之处。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濬沖)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后以“黄公酒垆”指朋友聚饮、抒发物是人非感叹的场所。清·余怀《板桥杂记·轶事》:“钱虞山题三老图诗,末句云:‘秦淮烟月经游处,华表归来白鹤知。’不胜~之叹。”△多用于指朋友聚饮的场所。


【典源】 《世说新语·伤逝》:“王濬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 (yao) 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今译】 晋代王戎 (字濬冲) 与嵇康、阮籍等为好友,同为竹林七贤中人。他任尚书令时,有一次穿公服乘车经过黄公酒垆,回头对后车的客人说:“我以前与嵇康(字叔夜)、阮籍 (字嗣宗) 一起在此垆酣饮,竹林之游,我也参加了。自从嵇、阮二位去世之后,就为俗务缠身。今天看这儿虽近,但已觉得遥远如隔山河。”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忆念旧交故友。

【典形】 黄公酒垆、黄公垆畔人、黄垆、经垆、卖酒垆、山河隔酒垆、黄公垆、黄公肆、黄垆隔生死、零落黄垆、黄公旧酒垆。

【示例】

〔黄公酒垆〕宋·苏辙《雪中访王定国感旧》:“兰亭俯仰迹已陈,黄公酒垆愁杀人。”

〔黄公垆畔人〕 清·吴兆骞《同陈子长夜饮》:“谁怜玄菟城头月,泣尽黄公垆畔人。”

〔黄垆〕 宋·朱敦儒《桂枝香·南都病起》:“谢山携妓,黄垆贳酒,旧愁慵整。”

〔经垆〕 唐·李商隐《道士胡君新井碣铭》:“酕醄过市,酩酊经垆。浔阳傲令,富渚狂奴。”

〔卖酒垆〕 唐·杜甫《赠高式颜》:“自失论文友,空知卖酒垆。”

〔山河隔酒垆〕 清·程先贞《暮春雨后遣怀》:“漫忆骚人去,山河隔酒垆。”


【词语黄公酒垆】  成语:黄公酒垆汉语词典:黄公酒垆

猜你喜欢

  • 图麟阁

    同“图像麒麟”。唐李德裕《春日独坐思归》诗:“岂望图麟阁,惟思卧鹿门。”

  • 鹿登台榭

    源见“鹿走姑苏台”。表示亡国的破败景象。宋杨万里《云龙歌调陆务观》:“只今云散星亦散,也无鹿登台榭羊登坟。”

  • 莺?睆

    周代《诗经.邶风.凯风》:“?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其心。”?睆(xiànhuǎn)音现缓),美好貌,这里形容鸟叫圆转。后多用此语喻鸟鸣叫声。元.张可久〔越调.寨儿令〕《小隐》:“曲栏边莺?

  • 平勃

    《史记.陈丞相世家》:“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立孝文皇帝,陈平本谋也。”又《绛侯周勃世家》:“勃为太尉,不得入军门;陈平为丞相,不得任事。于是勃与平谋,卒诛诸吕而立孝文皇帝。”汉高祖刘

  • 不疑诬金

    指直不疑被冤诬盗金之故事。后以此典称赞人能宽容忍让;或指人遭诬蒙冤。直不疑,西汉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汉文帝时任郎(帝王侍从)官。有一次,与他同住的一个人告假回家,误将另外一个人的金带走。金主人发觉后

  • 珠钤

    源见“玉钤”。泛指兵书、武略。宋王安石《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庙谟资石画,兵略倚珠钤。”【词语珠钤】   汉语大词典:珠钤

  • 袁安

    源见“袁安高卧”。指持节守贫的高士。宋刘辰翁《花犯.再和中甫》词:“白发翁翁向儿道,那曲巷袁安爱晴早。”

  • 灌口

    同“灌口二郎”。宋洪迈《夷坚支丁志.永康太守》:“永康军 崇德庙,乃灌口神祠。”《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其太子生得相貌堂堂,浑如灌口。”【词语灌口】   汉语大词典:灌口

  • 杏花坛

    同“杏坛”。唐王建《送司空神童》诗:“杏花坛上授书时,不废中庭趁蝶飞。暗写五经收部秩,初年七岁著衫衣。”【词语杏花坛】   汉语大词典:杏花坛

  • 三尺孩童

    见“三尺童儿”。《西游补》5回:“美人诗选已遍中原,便是~,也知虞美人能词善赋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