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黄金台

黄金台

太平御览》“台部”引《史记》:“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士,谓之黄金台。”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燕昭王为郭隗筑台。今在幽州燕王故城中。土人呼为‘贤士台’,亦谓之‘招贤台’。”

后用“黄金台”的典故,比喻重视人材,招纳贤士。

文选》卷四一孔融《论盛孝章书》:“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唐.李白《燕昭延郭隗》(古风第十五):“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李贺《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宋.杨万里《读罪己诏》诗:“金台尚未筑,乃至羡强燕。”


【典源】 《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雠者奈何?’郭隗先生对曰:‘……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 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史记·燕召公世家》亦载。《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邹衍) 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文选·鲍照<放歌行>诗》注引《上谷郡图经》:“黄金台,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

【今译】 战国时燕国内乱,齐国乘机大举攻燕,燕国大败。燕昭王即位后,思念兴国复仇,自己礼贤下士,准备大量财物,来招延贤士,去见郭隗先生说:“齐国趁我国内乱,而攻破我国,我虽知燕国国小力微,不能报仇。然而期望得到贤士共同治理国家,来洗雪先王的耻辱,是我的心愿。请问我应该如何做?”郭隗说:“如果大王真心想延纳贤士,就先从我开始吧,像我这样的都会被尊重延用,何况比我强的呢?”于是昭王为郭隗筑了宫殿,拜他为老师。邹衍来到燕国,昭王亲自为他扫路清道,列为弟子受业。并且筑了黄金台,将千金放在台上,来招揽天下之士。参见〖燕昭市骏〗。

【释义】 后以此典指帝王招纳贤士,任用人才; 也指士人得到礼遇、任用。

【典形】 拜隗、思从隗始、郭隗台、黄金台、金台、千金筑台、师郭隗、始隗、隗始、隗台、隗在燕、燕台、燕王台、燕昭台、拥篲、昭王台、筑黄金、尊隗、登台吊黄金、黄金独名台、燕昭筑台、筑台自隗、隆郭隗礼、郭隗见招、筑台金、台上费黄金、高台黄金、台上黄金、郭隗黄金峻、延郭隗。

【示例】

〔拜隗〕 元·郝经《贤台行》:“费尽黄金台始成,一朝拜隗人尽惊。”

〔恩从隗始〕 宋·王安石《张侍郎示东府》:“功谢萧规惭汉第,思从隗始诧燕台。”

〔郭隗台〕 清·胡介《吴梅村被征入都》:“归心更度桑乾水,伏枥重登郭隗台。”

〔黄金台〕 南朝宋·鲍照 《放歌行》:“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

〔金台〕 唐· 李商隐 《上河东公启》:“锦茵象榻,石馆金台,入则陪奉光尘,出则揣磨铅钝。”

〔千金筑台〕 唐·杨巨源《题范阳金台驿》:“六国唯求客,千金遂筑台。”

〔师郭隗〕 清·查容《赠别少典》:“岂为燕台师郭隗,一时客去感飘零。”

〔始隗〕 唐·孟郊《斗鸡联句》:“选俊感收毛,受恩惭始隗。”

〔隗始〕 唐·杜牧《送王侍御赴夏口》:“礼数全优知隗始,讨论常见念回愚。”

〔隗台〕 唐 · 元稹 《处分幽州德音》:“燕赵之间,古多奇士,隗台如在,代岂乏贤?”

〔隗在燕〕 唐·刘禹锡《会昌春连宴即事》:“兴伴王寻戴,荣同隗在燕。”

〔燕台〕 清·吴伟业《送赵友沂下第南归》:“赵氏只应完白璧,燕台今已重黄金。”

〔燕昭台〕 明·陈子龙《送伟男应试金陵》:“秋风瑟瑟黄云堆,我亦振驾燕昭台。”

〔拥篲〕 唐·王维《大唐大安国寺净觉禅师碑铭》:“外家公主,长跽献衣;荐绅先生,却行拥篲。”

〔昭王台〕 清·王摅《和吴汉槎就讯刑部》:“太息无人延国士,昭王台废已荒丘。”

〔筑黄金〕 金·王摅《过燕昭王墓》:“昭王好士筑黄金,古墓荒凉不可寻。”

〔尊隗〕 唐·李商隐《今月二日不自量度》:“故事曾尊隗,前修有荐雄。”


【词语黄金台】   汉语词典:黄金台

猜你喜欢

  • 窃吹

    源见“滥竽充数”。喻无其能而预其事。南朝 齐孔稚珪《北山移文》:“窃吹草堂,滥巾北岳。”【词语窃吹】   汉语大词典:窃吹

  • 月杵

    源见“玉兔”。传说为玉兔捣药之杵。唐李商隐《离怀》诗:“星机抛密绪,月杵散灵氛。”叶葱奇注:“月杵,月中捣药杵。”亦借指月亮。唐 王初《送陈校勘入宿》诗:“银台级级连青汉,桂子香浓月杵低。”【词语月杵

  • 壶中仙家

    同“壶中客”。唐李商隐《题道静院写真存焉》诗:“壶中别有仙家日,岭上犹多隐士云。”

  • 泣前鱼

    源见“龙阳泣鱼”。喻因失宠、被遗弃而悲伤。南朝 齐陆厥《中山王孺子妾歌》:“子瑕矫后驾,安陵泣前鱼。”【词语泣前鱼】   汉语大词典:泣前鱼

  • 临邛涤器

    源见“文君沽酒”。形容文人落拓不遇。宋秦观《人材》:“文如长卿而有临邛涤器之陋,将如韩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词语临邛涤器】  成语:临邛涤器汉语大词典:临邛涤器

  • 知德者鲜

    鲜( ㄒㄧㄢˇ xiǎn ):少。 懂得德性的人不多。 后多用以慨叹通人之少见。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由,知德者鲜矣。’”汉.班固《东都赋》:“唯子颇识旧典,又徒驰骋乎末流,温故知新已

  • 封泥

    源见“泥封函谷”。谓关隘把守坚固。唐太宗《入潼关》诗:“弃?怀远志,封泥负壮情。”【词语封泥】   汉语大词典:封泥

  • 从井救人

    《论语.雍也》:“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仁:即仁人。从:指随之于井而救之。后以“从井救人”喻虽有良好的愿望,但无实际效果。偏正 从,跟从。跟着跳到井里去救人。语本《论语·雍也》:“仁

  • 蒙恬制笔

    晋.张华《博物志》(佚文):“蒙恬造笔。”(引自《艺文类聚》卷五十八)晋.崔豹《古今注》卷下《问答释义》:“蒙恬始造,即秦笔耳(指以兔毛、竹管做笔)。”相传,秦将蒙恬是以竹管、兔毫制笔的创始人。后因用

  • 飞抢笑鹏

    源见“榆枋之见”。喻适性自乐。明袁宏道《夏五望日兴德寺纪游》诗:“近水终怜鹜,飞抢且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