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万宝山

万宝山

①在今吉林长春市南(今伊通满族自治县南)。光绪《吉林通志》卷18伊通州:万宝山在“州南一百里”。1931年4月,长春县长郝永德将万宝山地区生熟荒地三千五百亩转租给朝鲜农民耕种。朝鲜农民为引伊通河水灌溉土地,在中国农民的土地上开沟挖渠,毁地四百余亩,并建水堰横阻伊通河,致使上游低地被淹没。中国农民群起反对。7月1日,中国农民在向当局提出抗议无效的情况下,愤而毁坝、填沟, 日本驻长春领事馆派日警镇压,打死打伤数十人。日本政府利用种种手段激化中朝人民的矛盾,在日本和朝鲜报纸上发表大量歪曲事实的文章。7月3日起,朝鲜仁川、汉城、平壤等地相继发生排华事件,中国侨民在朝鲜死一百多人,伤五百多人。日本政府藉此大造侵华舆论。“万宝山事件”是九·一八事变的序曲。

②即今吉林德惠市西南万宝镇。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6:长春府东北“七十里万宝山镇”。


猜你喜欢

  • 韦静山

    在今宁夏中卫县西南。《清一统志·宁夏府》:韦静山“在中卫县西南”。

  • 通元镇

    1932年置,即今浙江海盐县西南三十四里通元镇。镇以寺得名。明天启 《海盐县图经》卷3: 法喜寺 “旧名通元寺,吴大帝孙权夫人舍宅置”。在浙江省海盐县西南部。面积40.4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

  • 荔川砦

    北宋熙宁六年 (1073) 置,属岷州。即今甘肃宕昌县西北理川镇。

  • 下落县

    西汉置,属上谷郡。治所即今河北涿鹿县。西晋改为下洛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涿鹿县。属上谷郡。三国魏改为下洛县。

  • 枇杷千户所

    亦作琵琶所。在今湖南江永县东南四十里枇杷所。明洪武二十九年 (1396) 置,属宁远卫。清初改设巡司,乾隆二十九年 (1764) 移于东安县东南石期市。在今湖南省江永县东南琵琶所。明洪武十四年(138

  • 忽儿秃卫

    又作法勒图河卫、乌尔秃卫。明正统后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上游乌拉河流域。后废。

  • 库尔喀喇乌苏厅

    清光绪十二年(1886)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乌苏县。1913年改为乌苏县。即“乌苏厅”。

  • 洛河镇

    即今安徽淮南市东十里洛河镇。明、清置巡司于此。(1)在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东北部。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洛河,人口3850。因当古洛涧入淮口,古称洛涧口,后改称洛河。明、清置巡检司

  • 东势角

    即今台湾省台中县东之东势镇。连横《台湾通史·疆域志》 台湾县:“自治北行二十里为葫芦墩……葫芦墩东北二十里为东势角。”

  • 塘桥镇

    ①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西南塘桥。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上海县: “塘桥镇在城东五里。”②即今江苏张家港市东南塘桥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 常熟县图: 西北有塘桥。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常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