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万福河

万福河

一名柳林河。自今山东定陶县东北流,经巨野、成武二县间,入金乡县公涞河,东注南阳湖。大体循古菏水水道。清光绪《山东通志》卷31谓此水为古菏水。


在山东省西南部。《清史稿·地理志》:“万福自巨野入。”源出定陶县仿山洼,经成武、巨野、金乡、鱼台等县,东流入南阳湖。长151千米,流域面积 6114 平方千米。河道狭窄淤浅,支流紊乱,解放前洪涝灾害严重。建国后经整治,并在下游开有新河道(东鱼河)分流入湖。


猜你喜欢

  • 大盘山

    ①在今江西乐安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乐安县:大盘山在“县西北八十里,跨新淦、永丰二县界。有十二峰,环州如盘。志以为宝唐水出此”。②在今湖北通城县东四十里。《方舆纪要》卷76通城县:大盘山“山

  • 武义县

    ①唐置,属武峨州。治所在今越南北太省南部。后废。②唐武后天授二年 (691) 分永康县置,属婺州。治所即今浙江武义县 (壶山镇)。寻改名武成县,天祐中复名武义县。元属婺州路。明、清属金华府。民国初浙江

  • 壶井江

    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壶井山下,亦曰壶井澳。《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引 《旧志》 曰: “山突江中,居人渐绕成市。又东北曰磁澳江,中有孤山峙海中,分东、西、南、北四澳,可以避风,海舟常泊于此。按壶井亦即闽江

  • 尧港

    一作峣港。在今台湾高雄县西北旧港村。明陈第《东番记》:“其地……历大员、尧港。”即今台湾省高雄县西北旧港村。始见于明。陈第《东番记》:“其地……历大员、尧港。”一作峣港,见余文仪《台湾府志》舆图。

  • 比干庙

    在今河南卫辉市城北十四里。据《史记·殷本纪》:“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因比干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据传比干被纣剖心后,葬于此。相传其墓为周武王所封,北魏孝文帝时因墓立

  • 福州右卫

    明洪武八年 (1375) 置,属福建都司。治所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北。二十一年重建。清康熙五年 (1666) 废。明洪武八年(1375年)置,治今福建省福州市东北。属福建都司。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重

  • 布隔墟

    又作布吉村。即今广东深圳市东北布吉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新安县深圳墟北有布隔墟。

  • 石山镇

    即今辽宁凌海市东北三十里石山镇。民国《奉天通志》卷78锦县:“石山站村本以十三山得名,后简称曰十三站,更易十三为石山,遂成今名。”(1)在辽宁省凌海市东北部。面积87.2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

  • 陇黄山

    在今贵州罗甸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23新添卫:陇黄山“在(丹平长官)司治南”。

  •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

    在今云南盐津县城西南四十里豆沙关北崖。古时又称石门关。唐贞元十年 (794),袁滋奉命出使南诏,册异牟寻为南诏王,途经石门时,为纪其行,作摩崖题记。全文八行,共一百二十二字,为楷书。末尾 “袁滋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