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桥镇

三桥镇

即今安徽怀宁县东北三桥乡。《清一统志·安庆府二》:“三桥镇巡司在怀宁县(今安庆市)西。本朝乾隆二十八年设。”


(1)在浙江省德清县西部。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三桥埠,人口2120。清道光《武康县志》:“三桥埠,在县北七里,自平远门(旧武康县城北门)至水埠有小桥三,故名。”1956年置三桥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8年置镇。产蚕茧、茶叶、竹笋。建材业较发达。有印染、胶辊、水泥、面砖等厂。杭宣铁路、104国道经此。(2)在安徽省怀宁县西部。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三桥,人口2320。因旧有三座石桥得名。为县西古镇,清乾隆年间设巡检司。1949年为三桥区三桥、龙门、白洋、双河、社塘、定福诸乡地,1956年合并为三桥乡。1958年改为三桥公社,1984年复置三桥乡,1992年置镇。产稻、甘薯、小麦、油菜籽、茶叶、杉木,为县林业基地之一。有内燃机配件、纺织、轮窑等厂。有公路东接212省道,西通小市港。(3)在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北部偏西。面积235平方千米。人口2.9万,其中仡佬、苗、土家等少数民族人口约2万。镇人民政府驻三桥,人口1900。处老龙洞、翻水洞、东山沟三溪汇流处,故名。清属正安州小溪里。1932年置龙华镇。1953年分置三会、桥塘、开建、永锡、回龙、金珠、郭村等乡。1958年并建三桥公社。1961年析建三会、开建、永锡、接龙、杠村等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并置三桥镇。多山地,森林茂密。产天麻、党参、黄连、朱砂、三七等药材。大杠公路经此。古迹有青球崖墓。


猜你喜欢

  • 寒碧亭

    在今浙江东阳市南五里。唐宝历二年(826),县令于兴宗建。刘禹锡有 《答东阳于令寒碧亭诗并引》。唐宝历中建,在今浙江省东阳市南。刘禹锡有诗。

  • 南司州

    ①即司州。在今湖北安陆市。《寰宇记》卷132安州: “梁天监七年于此置南司州。后废州复为安陆县。”②东魏武定七年 (549) 改北司州置,治所在义阳郡平阳县 (今河南信阳市)。北周改为申州。③北齐置,

  • 朱桥镇

    即今山东莱州市东北七十里朱桥镇。《清一统志·莱州府二》:朱桥镇“旧有递运所,明万历中裁。本朝乾隆五十二年(1787),移县丞驻此”。(1)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中部。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

  • 李村

    ①在今安徽阜阳市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1颍州李村:“宋绍兴十年,金人围顺昌,为刘琦所败,移砦于李村。”即此。②即今山东青岛市东北李沧区李村镇。清同治《即墨县志》卷2《市廛》有李村。民国间曾设镇。1

  • 水名。一名瀵水。即今陕西合阳县西金水沟。《诗经·大雅·大明》: “在洽之阳。” 指此。《清一统志·同州府一》 引 《县志》: “洽水在今县西北三十里。源出梁山西峪,东南流经县南,注于黄河。汉永平间流绝

  • 寿宁县

    明景泰六年(1455)析政和、福安二县部分地置,属建宁府。治所在杨梅村(今福建寿宁县治鳌阳镇)。冯梦龙《寿宁待志》:相传“浙之景宁、泰顺、庆元与闽之福宁(当为寿宁)四县并设于景泰七年,为‘景泰庆寿’四

  • 闽安镇

    北宋置,属闽县。即今福建福州市东南闽安。地当海水潮汐与马江相汇处,为省城福州的门户。《元丰九域志》 卷9福州闽县有闽安镇。明洪武二年 (1369) 置巡司于此。嘉靖中,倭寇突犯闽安,参将尹凤击败之;

  • 春王园

    西晋洛阳园林。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晋陆士衡 《答张士然一首》 诗曰: “逍遥春王圃, 踯��千亩田。” 李善注: “ 《晋宫阁铭》 曰, 洛阳宫有春王园。”

  • 黄牛山

    ①一名黄牛峡。在今湖北宜昌县西长江西陵峡中段南岸。《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东径黄牛山。……南岸重岭垒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能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

  • 黄武山

    在今河南新县南。为小潢河发源处。《水经· 淮水注》: 黄水 “出黄武山,……东北入于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