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江口

三江口

①即今辽宁昌图县西北三江口镇。西滨东辽河,与内蒙通辽、吉林双辽接界。《奉天省全界地图》:昌图县西北有三江口。民国《昌图县志》卷1:三江口“此系蒙界,距县二百二十里”。

②在今江苏吴县东南三十里。为古东江、松江、娄江分流处。《吴越春秋》卷5:吴太子友曰:“越王将选死士,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水经·沔水注》 引庾仲初《扬都赋·注》 曰:“今太湖东注为松江,下七十里有水口分流,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与松江而为三也。”《史记·夏本纪》《正义》曰:“三江者,在苏州东南三十里,名三江口。”

③在今湖北黄州市西三十里,隔江与鄂州市接界。《舆地纪胜》卷49黄州:三江口“在团风镇之下,有江,三路而下,至此会合为一”。

④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南长江北侧荆河脑附近。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北宋乾德元年(963),讨周保权,“慕容延钊遣战棹都监武怀节等分兵趣岳州,大破贼军于三江口,获船七百余艘,斩首四千余级,遂取岳州”。

⑤亦名西江口。在今湖南岳阳市北,为洞庭湖入江处。《水经·湘水注》:“巴陵西对长洲,其洲南��湘浦,北届大江,故曰三江也。三水所会,亦或谓之三江口矣。”《元和志》卷27岳州巴陵县:“巴陵城,对三江口。岷江为西江,澧江为中江,湘江为南江。”

⑥在今湖南汝城县东南。《清一统志·郴州二》:三江口“在桂阳县(今汝城县)东南七十里,接广东韶州府仁化县之城口”。

⑦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西、北二江合流而东,与东江汇合,谓之三江口。《南史·谢灵运传》:南朝宋元嘉十年(433),薛道双云:“灵运犯事徙广州,给钱令买弓箭刀楯等物,使道双要合乡里健儿于三江口篡之。”指此。

⑧在今广西梧州市西。《明史·地理志》苍梧县:“城西南有大江,江即黔、郁二水,合流于浔州府城东,为浔江;入府界, 东经立山下, 又东经此,与桂江合,谓之三江口,下流为广东之西江。”

⑨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南涪江注入嘉陵江处。《明史·地理志》 合州:“又东北有嘉渠口,嘉陵江与渠江合流处,经城东南,涪江自西流合焉,亦曰三江口,并流而南入于大江。”

⑩在今四川长宁县南三江乡。北宋于此置三江砦。《明史·地理志》 长宁县:“治东西有二溪,并冷水溪,三溪合流入大江,曰三江口。”

(11)指岷江与金沙江会合之口,在今四川宜宾市。《元史·地理志》 叙州路:“贞观初徙治僰道,在蜀江之西三江口。”即此。


(1)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东南。为古东江、松江、娄江分流处。《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越王将选死士,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水经注·沔水》引《吴越春秋》称:“范蠡去越,乘舟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者也。”皆即此。(2)在今浙江省宁波市区。因地处余姚江、奉化江、甬江汇合处,故名。(3)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北三江。《读史方舆纪要》:“曹娥、钱清、浙江三水所会,谓之三江海口。”江口深阔,直通大海,甚为险要,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三江千户所于此。(4)约在今广东省广州市附近,为东江、西江和北江汇合处。南朝宋元嘉十年(433年),谢灵运徙广州,或告其遣人买兵器结壮士,欲于三江口篡取之,灵运因弃市。


猜你喜欢

  • 鹿鸣垭

    在今四川万县市东南凤仪乡境,与湖北利川县接界。危岩峭壁,险峻可守。清咸丰十一年(1861),石达开率太平军攻占利川,乡绅团勇拒之于此。

  • 高峰戍

    在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 (大阁镇)西南四十里。北魏曾于此筑城。

  • 凤凰店

    即今山东陵县东南十八里凤凰店乡。清道光《陵县志》:县东南有凤凰店。

  • 达洞滩

    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近空舲峡。南宋陆游《入蜀记》:“过达洞滩,滩恶,与骨肉皆乘轿陆行过滩。滩际多奇石,五色粲然可爱,亦或有文成物象及符书者。”

  • 龟湖

    在今江西南城县东。《明一统志》卷53建昌府:龟湖“在府城东五里。又名蟜湖。地钤云,龟湖冲破状元生。宋时水决龟湖,张渊微擢状元”。

  • 天井水

    在今山西曲沃县北。《水经·汾水注》:“天井水出东陉山西南,……其水三泉奇发,西北流,总成一川,西径尧城南,又西流入汾。”

  • 芒域

    藏语译称异名,又名麻域。今西藏阿里地区西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东部拉达克地区。古为羊同国属,公元7世纪前期属吐蕃。10世纪时吐蕃王室后裔于此建立政权,治所在今列城,为阿里三部之一。

  • 秃鲁站

    即元秃鲁兀、端州站。在今朝鲜咸镜南道端川西十三里旧城。明《辽东志》卷9: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有“秃鲁”站。后废。

  • 郢门山

    即荆门山,又名楚门山。在今湖北枝城市西北长江西南,与宜昌市猇亭区西北虎牙山隔江相望。唐李白有 《郢门怀古》 诗。温庭筠 《送人东游》诗: “高风汉阴渡,初日郢门山。”(1)古山名。又作楚门山。在今湖北

  • 凉城郡

    亦作梁城郡。北魏置,属恒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岱海北。《水经·河水注》: 盐池(今岱海) “池北七里即凉城郡治。池西有旧城,俗谓之凉城也,郡取名焉”。北魏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东北岱海北。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