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海

三海

①今北京市西城区南海、中海、北海的总称。金始名太液池。元名西华潭。明初拓建南海,亦称金海。清又称西海子。其水源来自玉泉山合西北诸水,至德胜门汇为积水潭,又经地安门汇为大池。瀛台以南曰南海,瀛台以北曰中海,金鳌玉蝀桥以北则曰北海。

②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东北。《方舆纪要》卷78江陵县:三海“在城东北。江陵以水为险。孙吴时引诸湖及沮漳水浸江陵以北地,以拒魏兵,号为北海。……五代周显德二年,高保融复自西山分江流五六里筑大堰亦名北海。……(宋)开禧三年守臣刘甲以南北兵端既开,再筑上中下三海。淳祐中孟珙兼知江陵,……乃修复内隘十有一,别作十隘于外,有距城数十里者,沮漳之水旧自城西入江,因障而东之,俾绕城北入于汉,而三海遂通为一。又随其高下为八匮以蓄泄水势,三百里间渺然巨浸,遂为江陵天险,金人尝犯荆门州,距江陵才百里而去,知有三海为之限故也”。


(1)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北。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守臣刘甲筑上、中、下三海;淳祐五年(1245年),孟珙兼知江陵府,修复内隘十一,作外隘十,障沮水、漳水东流绕城北入于汉水,三海遂通为一。又随其高下为八匮,以蓄泄水势,三百里间,渺然巨浸,遂为江陵天险。(2)旧时北京城内北海、中海、南海三个湖泊的合称。


猜你喜欢

  • 罗浮

    在今广西防城市西南,东兴镇东。《方舆纪要》 卷104钦州: 如昔砦 “宣德二年土酋黄金广等以澌凛、罗浮、古森、葛源等四峒十九村叛”。嘉靖三十年 (1551) 设罗浮营,驻兵防守。(1)古地名。在今广西

  • 肥东县

    1949年析合肥县东部地置,治所即今安徽肥东县 (店埠镇)。在安徽省中部、巢湖北岸。属合肥市。面积 2168 平方千米。人口110.2万。辖14镇、22乡。县人民政府驻地店埠镇。1949年析合肥县东部

  • 白霜镇

    在今山西柳林县东北下白双。《清一统志·汾州府》 “吴城镇”条下:白霜镇“在(石)州二十里”。后划归柳林县。

  • 明灵寨

    在今山东高唐县西南清平镇。《宋史·地理志》 大名府清平县: “熙宁二年,又割博平县明灵砦隶焉,本县移置明灵。” 《齐乘》: “清平县,旧治在县西四十里清平镇。元丰间漯河决,坏城,徙治明灵砦,即今治也。

  • 建陵县

    ①三国吴甘露元年 (265) 置,属苍梧郡。治所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修仁镇西老县。西晋属始安郡。南朝宋属始建国。齐改为建陵左县,梁复改为建陵县。隋属始安郡。唐属桂州,长庆元年 (821) 改为修仁县。②

  • 营盘

    即今陕西柞水县西北营盘镇。清光绪 《皇朝中外一统舆图》: 孝义厅 (今柞水县) 西北有营盘。集镇名。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东部、金沙江东侧。大具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20。纳西语称打鼓之,意为“大具

  • 青山峡

    即今宁夏青铜峡市南青铜峡。《水经·河水注》: 河水东北流,“河侧有两山相对,水出其间,即上河峡也。世谓之为青山峡”。即“青铜峡”。

  • 义城县

    ①西魏恭帝二年(555)置,属晋寿郡。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南一百三十里。一说在今旺苍县西南冯家坝。隋属义城郡,义宁二年(618)改为义清县。②唐武德五年(622)置,属南义州。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东南。

  • 北右翼旗

    俗称郡贝子旗。即和硕特北右翼旗。在今青海刚察县北。

  • 高田

    即今江西石城县东北高田乡。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所置广赤县曾迁治于此。村名。在安徽省石台县中部偏南、公信河东岸。属大演乡。人口340。因在地势较高的山谷坡地上得名。附近产茶叶及杉、松等木材。七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