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丘北县

丘北县

清道光二十年(1840)置,属广西直隶州。治所即今云南丘北县。民国《丘北县志》:“丘,阜也,高也。境内诸山,唯暮冶峰极高,治城在暮冶之北,故曰丘北。”民国初属云南蒙自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


在云南省东南部,东北角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5150 平方千米。人口44.6万。辖3镇、11乡(含5彝族乡)。县人民政府驻锦屏镇。因境内暮冶峰最高,又属丘陵,县城在该峰东北,“丘”取高阜之意,故名丘北。元为维摩州地,属广西路。明属广西府,后期维摩州治迁入本县马者龙。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增置三乡县;治马者龙,后废。清康熙八年(1669年)省维摩州,复置三乡县,九年裁县,辖境分入附近府、州。雍正九年(1731年)于师宗州设州同,驻旧维摩州之丘北;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以师宗县丞分驻。道光二十年(1840年)改置丘北县,治今锦屏镇,属广西直隶州。1914年属蒙自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0年属文山专区。1958年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滇东南喀斯特山原西北部。喀斯特地貌发育。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玉米、水稻、旱稻、小麦、荞麦及花生、油菜籽、甘蔗、烟草、生姜、三七。特产“丘北辣椒”、“腻脚陈酒”。为省重点林区和渔业发展重点县。工业有农机、水泥、瓷器、木材、印刷、食品加工、皮件、冶炼等。有电站。以炭公路纵贯县境。名胜古迹有曰者狮子山崖画、和尚塔、普者黑风景区、红旗水库。纪念地有中共滇桂黔工委扩大会议会址。


猜你喜欢

  • 洪洞县

    隋末改杨县置,属平阳郡。治所即今山西洪洞县。唐属晋州。《元和志》 卷12洪洞县: “因县北故洪洞镇为名。” 北宋属平阳府。元属晋宁路。明属平阳府。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在山西省南部

  • 率山

    又名张公山、大障山。在今江西婺源县西北鄣公山。为黟山支脉。鄱阳湖水系与钱塘江水系分水岭。《寰宇记》 卷104休宁县: 率山 “在县东南四十里,率水出焉。《山海经》: 三天子都在率东,盖此山也”。此以率

  • 茶陵江

    即洣水。在今湖南衡东县境。《方舆纪要》卷80衡山县: 茶陵江 “自酃县流入长沙府茶陵州界,又西北经攸县界而入攸水,又西至县境,流入湘江,谓之茶陵江口”。

  • 江口堡

    ①明嘉靖中置,属绥宁县。即今湖南绥宁县南三十九里黄桑坪苗族乡。②即今广东始兴县西江口。明隆庆六年(1572)黄塘驿迁此。明初置,在今广东省始兴县西江口。

  • 首阳山

    ①又名阳山。即今河北卢龙县东南二十五里阳山。《史记·伯夷传》 正义: “首阳山,《说文》云,首阳山在辽西。” 《方舆纪要》 卷17卢龙县: 阳山“峰峦高耸, 下多溪谷, 一作山。 《说

  • 渑池郡

    ①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治所在渑池县 (今河南渑池县西十三里)。辖境相当今河南渑池、洛宁二县一部分。西魏大统十一年 (545)废。②东魏兴和中侨置,属义州。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北齐废。(

  • 绥山

    一名覆蓬山、中峨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南。晋干宝 《搜神记》 卷1: “前周葛由,蜀羌人也。周成王时,好刻木作羊卖之。一旦乘木羊入蜀中。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绥山多桃,在峨眉山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

  • 豆沙河

    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北。《清一统志·郧阳府》:豆沙河“在保康县西北十五里。南流入筑水”。明成化初,刘通领导的荆襄流民起义军曾以此为根据地。古水名。发源于今湖北省保康县西,北流入至南河。其水流经之处地势险阻

  • 杜预墓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北。《寰宇记》卷5河南府偃师县:杜预墓“在县西北山上二十里”。

  • 玉垒关

    ①唐建,属导江县。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玉垒山下。《新唐书·南诏传》:咸通十四年(873),坦绰率军攻雅州,“击定边军,卒溃入邛州。成都大震,人亡入玉垒关,士乘城”。即此。《舆地纪胜》卷151永康军:玉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