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小江水
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方舆纪要》卷109天河县:东小江水“在县东。发源罗城县界,流入境,注于龙江”。《清一统志·庆远府》:东小江“在天河县东二十里。源出黄甲洞,南入罗城县界, 流入龙江”。
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方舆纪要》卷109天河县:东小江水“在县东。发源罗城县界,流入境,注于龙江”。《清一统志·庆远府》:东小江“在天河县东二十里。源出黄甲洞,南入罗城县界, 流入龙江”。
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东门关村。《方舆纪要》卷78施州卫“五峰关”条下:“东门关在东门山上。今废。”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介休市南。《左传》:桓公二年(前710),“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史记·周本纪》:周宣王三十九年(前789),“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一说在今山西安泽县北。古邑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于弥沙等五城置,属路南州。治所在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东北。二十四年 (1287) 废入邑市县。古县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治今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东北。属路南州。
即关中与三辅的合称。相当今陕西关中地区。古地区名。关中与三辅的合称。相当今陕西省关中地区。
明正德七年(1512)置,属思恩府。治所迁徙无常。嘉靖七年(1528)移治三里(今广西上林县东北三里镇)。八年(1529)废。古县名。明正德六年(151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西南乔村,嘉靖
①东晋置,属东官郡。治所即今广东海丰县。以海产丰盛而名。隋改属龙川郡。唐属循州。五代南汉属祯州。宋属惠州。元属惠州路。明属惠州府。民国初属广东潮循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②明永乐初改东无棣县置,属武
即酒铺江。今湖南攸县东北六十二里酒埠江镇。
在今河北临城县东南。《明 一统志》 卷3真定府: 钓盘山 “在临城县东南五里。相传韩信败陈余于此。余问其地,曰钓盘山。余曰: 鱼遇钓盘,吾其亡矣。果遇害”。《明史·地理志》 临城县: “西北有泜水,东
①唐渤海国置,属安远府。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兴凯湖东岸龙王庙附近。辖境相当今兴凯湖东岸一带。辽废。②蒙古升郿县置,属奉元路。治所即今陕西郿县。至元元年 (1264) 复改郿县。渤海国置,治今黑龙
①明洪武二年(1369)设,在今广西陆川县南。《方舆纪要》卷108陆川县:永宁驿,“《舆程记》: 自永宁而东南, 由回龙、流埇、麻陂、墟洞、尾流、茶六等河,七十二里达广东石城县之三合驿”。②明置,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