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荆州
北魏延兴二年(472)置,治所在朗陵(今河南确山县南三十二里任店)。后徙治比阳城(今河南泌阳县)。西魏改为淮州。
(1)北魏太和中置,治比阳县(今河南泌阳县)。辖境约当今河南省泌阳县一带。西魏改名淮州。(2)西魏置,治广昌郡(今湖北枣阳市)。辖境约今湖北省枣阳市一带。寻废。
北魏延兴二年(472)置,治所在朗陵(今河南确山县南三十二里任店)。后徙治比阳城(今河南泌阳县)。西魏改为淮州。
(1)北魏太和中置,治比阳县(今河南泌阳县)。辖境约当今河南省泌阳县一带。西魏改名淮州。(2)西魏置,治广昌郡(今湖北枣阳市)。辖境约今湖北省枣阳市一带。寻废。
又名寄啸山庄。在今江苏扬州市城东南角。原系清乾隆时双槐园旧址,光绪年间为官僚何芷舫所得,并加以扩建,故名何园。园分东西两部分,有游廊相连接。东部建有花厅、船厅、六角小亭、湖石假山,西部水池居中,水池周
又名军帐山。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四十里太湖滨嶂山。明洪武《无锡县志》卷2:军将山,“南唐时,尝屯军此山,以御吴越之兵,故以军将名其山”。
亦称三洲苏圃。在今江西南昌市东湖百花洲上。《宋史·苏云卿传》:“苏云卿,广汉人。绍兴间,来豫章东湖,结庐独居……夜织屦”于此。
即林家店。一名林扒镇。即今河南邓州市西南四十二里林扒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3:咸丰六年 (1856) 十一月,清军 “搜捕余党,焚林家扒贼穴”。
即今安徽广德县东北七十里五峰岩。《明一统志》卷17广德州:五花岩山“在州城北七十里。横列五峰,高三百丈许。最高峰顶有白佛祠,石壁上刊天宝年号”。
南齐置,为义安郡治。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后废。
位于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边界地区。1927年 “马日事变” 后,湘东、鄂南、赣西地区的党组织,在毛泽东领导下,组成工农武装,举行秋收起义,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7月,共产党人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
亦作莫府山,又名石灰山。在今江苏南京市北,长江南岸。《舆地纪胜》 卷17建康府 “幕府山” 云: “晋琅邪王初过江,丞相王导建幕府于其上,因以为名。” 山有五峰相接。三国时已有 “莫府山”之名。《宋书
即今河北蔚县东北六十里吉家庄镇。清乾隆《宣化府志》卷10蔚州:东路有吉家庄。
亦作玻瓈泉。在今江苏盱眙县东第一山下。有石龙虎,口中喷水注石池中。宋张耒 《大雪中李提举惠玻璃泉两榼二首》 诗: “栗烈残年新庆雪,玻璃美酒旧知名。” 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