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高山
又名登山、东门山。在今湖北咸宁市东。《清一统志·武昌府一》:东高山“在咸宁县东 一里。为邑之镇”。
又名登山、东门山。在今湖北咸宁市东。《清一统志·武昌府一》:东高山“在咸宁县东 一里。为邑之镇”。
即藤田镇。今江西永丰县东南藤田镇。《清一统志·吉安府二》:层山市巡司“在永丰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元至正中置, 今因之”。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7吉安府永丰县:“藤田即层山司。”在今江西省永丰县东南。元至
西汉置,属济阴郡。治所在今山东菏泽市西北二十五里葭密寨。东汉废。古县名。西汉以葭密邑置,治今山东省菏泽市西北葭密寨,属济阴郡。东汉省。
五代吴武义二年 (920) 升升州置,治所在上元县 (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市区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南唐升元元年 (937) 建都于此,改为江宁府。五代吴武义二年(92
①南朝梁置,属韶阳郡。治所在今广西象州县西南。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阳宁县。②南朝梁侨置,为沛郡治。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八十二里解集。东魏武定六年 (548) 改名斛城县。③北周改绥化县置,
亦作跋斯处折施山。在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周书·异域下·突厥传》: “突厥之先出于索国,在匈奴之北。……其一居践斯处折施山,即其大儿也。”
又作博尔济哈台。清雍正十三年(1735) 置,在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西北头台镇。清西清《黑龙江外纪》 卷2: “乌兰诺尔站东到呼兰,雍正十三年设六台。” 其中有 “博勒集哈”。
唐垂拱三年 (687) 置,属锦州。治所即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东北招谕。北宋熙宁八年(1075) 废。古县名。唐垂拱三年(687年)置,治今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东北。属锦州。宋初属辰州,熙宁七年(10
十六国前秦置,在今陕西淳化县东嶻㠔山北固贤。《元和志》卷1三原县:“以其地西有孟侯原,南曰丰原,北曰白鹿原。”故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改置三原县。
在今山东邹城市南十二里野店村南。是一处东西长约 1000米、南北宽约 800米的高台地,属大汶口文化遗址。1971—1973 年进行三次发掘,出土大量文物。文化堆积层厚1米余,上层含大量新石器明代红色
在今浙江浦江县治 (浦阳镇)。《方舆纪要》卷93浦江县: 浦阳驿 “在县治东。宋绍定二年置,明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