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千户屯站
清置,即今辽宁法库县西南登仕堡子镇东严千户。《清一统志·奉天府二》:“奉天北至蒙古站道,七十里至严千户屯站。”即此。
清置,即今辽宁法库县西南登仕堡子镇东严千户。《清一统志·奉天府二》:“奉天北至蒙古站道,七十里至严千户屯站。”即此。
西汉置,属临淮郡。《水经·淮水注》 引应劭曰: “浦,岸也。盖临淮濆,故受此名。” 治所在今江苏涟水县西。东汉改属下邳国。晋属广陵郡。南朝宋属临淮郡,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江苏省涟水县西古游水西岸
三国吴置,属建平郡。治所即今湖北恩施市。北周为施州及清江郡治。隋开皇五年(585)改为清江县。古县名。三国吴置,治今湖北省恩施市。属建平郡。晋不改。隋开皇五年(585年)改名清江县。
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北七十二里原山西麓。《十六国春秋辑补》卷61 《南燕录》:慕容超母与妻自姚秦还,“超亲率六宫,迎于马耳关”。即此。又称马耳谷口。在今山东省莱芜市东北马耳山。东晋义熙三年(407年)后秦
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渤海乡。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89酉阳直隶州: 蒲海坝铺 “在州东八十五里”。
①南宋宝庆间成村。即今浙江奉化市西北二十六里溪口镇。光绪 《奉化县志》 卷3 《镇市》:《嘉靖志》 有溪口市。②即今浙江龙游县南五十二里溪口镇。清咸丰八年 (1858) 太平军石达开部由此进军遂昌。
①地区名。亦称淮右。隋唐以前,从中原地区通往长江下游一般都在今安徽寿县附近渡淮,这段淮水的流向为自南而北,所以习称今皖北、豫西淮河北岸一带为淮西。《史记·荆燕世家》: 汉高帝六年 (前201),立 “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南三十里。明初废。元置,治今贵州省福泉市南。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明初废。
在今四川岳池县北一里。《方舆纪要》 卷68岳池县: 翔凤山 “山有三峰,如凤之翔举”。
即今四川江津市南中山镇。清光绪《江津县志》卷2:三合场“距城一百八十里”。
在今山东西南部。东晋太和四年 (369)桓温北伐时所开。据 《水经·济水注》 载: 桓公沟是疏导薛训渚 (在今嘉祥县治萌山下) 分南北流,北流一支注入巨野泽,南流一支注入黄水,黄水原自巨野泽流出注入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