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右旗
①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设,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央省额尔德讷桑特。
②又称东路中右旗。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塔木察格布拉格。
③清雍正十七年(1752)设,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洪古尔省巴彦洪古尔南。
①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设,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央省额尔德讷桑特。
②又称东路中右旗。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塔木察格布拉格。
③清雍正十七年(1752)设,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洪古尔省巴彦洪古尔南。
隋大业三年 (607) 改袁州置,治所即今江西宜春市。唐武德四年 (621) 复为袁州。天宝元年 (742) 又改为宜春郡。辖境相当今江西萍乡市和新余以西的袁水流域。乾元元年 (758) 复为袁州。隋
在今四川青神县北。《新唐书· 地理志》 青神县: “太和中,荣夷人张武等百余家请田于青神,凿山酾渠,溉田二百余顷。” 《清一统志·眉州》: 鸿化堰 “在青神县北十五里。即唐张武等所开”。
①战国魏邑,后入秦。在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西。《史记·魏世家》:魏襄王十六年(前303),“秦拔我蒲反、阳晋、封陵”。即此。②战国时卫邑。在今山东郓城县西。《战国策·楚一》:张仪说楚王曰,“秦下兵攻卫阳
明洪武初置,属师宗州。在今云南师宗县东南曲租。寻废。
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北。宋《景定建康志》卷17:仑山“在句容县东北五十里。周回一十五里。高一十七丈。东连驹骊山, 四十二福地也。唐肃宗时,谒者伍达灵在此山得道,丹成之后记于石壁,在绝顶尚存,仿佛可辨。山下
即东苑,或梁苑。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水经·睢水注》:“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水次绿竹荫渚菁菁实望,世人言梁王竹园。”即“芒竹”。
即古雁门水。今河北洋河上源之一。源于山西阳高县南,东北流至河北怀安县东入洋河。《清一统志· 宣化府》: 南洋河 “在怀安县西。自山西天镇界流入,经柴沟堡西南五里,又东入东洋河”。
明洪武四年(1371)置,属福建行都司。治所在今福建长汀县治东。洪武二十四年(1391)辖武平守御千户所。成化二年(1466)增设上杭守御千户所。清顺治十八年(1661)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
①东魏武定五年 (547) 建,在今河南杞县南六十里。②唐建,在今河南通许县西门外。③唐建,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南二十里。④在今陕西西安市西。《清一统志·西安府四》:洪福寺 “在长安县西门外。旧在咸宁县南
明洪熙元年(1425)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应州城(即今山西应县)。辖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其中前二所分守浑源州,后所守怀仁县,左右二所俱附卫。明洪熙元年(1425年)置,治今山西省应县。辖左、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