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岳

中岳

五岳之一。指今河南登封市北嵩山。《尔雅·释地》:“嵩高为中岳。”《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 均谓“中岳嵩高也”。金鹗《求古录·礼说》 指出:中岳之名,历代随帝都而移。尧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舜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市西南)、禹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市),皆在冀州之城,故并以霍太山(今山西霍州市东)为中岳。殷汤都西亳,在豫州之城,故以嵩高为中岳。周武王都镐(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在雍州之城,故以吴山为中岳。周东迁以后,复用殷制,仍以嵩高(今嵩山)为中岳。


嵩山的古称。《尔雅·释山》:“嵩高为中岳。”《史记·封禅书》:“中岳,嵩高也。”《史记·正义》引《括地志》:“嵩山,亦曰太室,亦名曰外方也。在洛州阳城县西北二十三里。”即此。


猜你喜欢

  • 扶余国

    即夫余国。西汉时分布于今吉林农安县为中心的松花江中游平原。《史记·货殖列传》:燕“北邻乌桓、夫余,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5世纪末,居地为勿吉所占。

  • 三川郡

    ①战国韩宣王置,因有河、洛、伊三川而得名。《战国策·韩策三》 见“三川之守”。桓惠王时地入秦。②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置,治所在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一说在荥阳县(今荥阳市东北)。《史

  • 丰南办事处(县级)

    日伪于1944年8月由丰南县析置,属伪冀东特别区。治胥各庄(今河北丰南市)。1945年日本投降后废。

  • 东省

    指今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民国二十年《东北年鉴》:“所谓东省,即指奉、吉、黑而言之。”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与俄签订东省铁路公司合同,首始用此名。

  • 白盐井

    ①在今四川盐源县。清时有把总驻守。1951年盐源县迁治于此。②在今云南大姚县西北石羊镇。《方舆纪要》卷116姚安军民府:白盐井“有盐课提举司,旁有九井,曰观音、曰旧、曰界、曰中、白灰、曰尾、曰白石谷、

  • 锡口

    即今台湾省台北市东松山区。原为高山族凯达格兰平埔人猫里锡口社,清嘉庆二十年 (1815) 改为锡口,因旧社为名。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改名松山。

  • 特甫站

    元置,在今吉林德惠市西南。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西祥州 “正南八十 (里),特甫”。即此。

  • 银邑

    今湖北通城县之别称,以县南有银山为名。

  • 太平庄

    在今河北崇礼县东北。《清史稿·地理志》:直隶张家口厅有“太平庄”镇。即此。村名。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东北部。属卫固镇。人口1210。明初建村,初名毋主湾,后演变为母猪湾。清末人们感到村名不雅,企望太平

  • 五福山

    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为终南山支脉。《方舆纪要》卷53盩厔县:五福山,“《志》云,县东南四十里有太微峰,形势嵯峨,直接太虚。其地又有五峰耸峙,俗呼五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