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江镇

临江镇

①北宋置,属浦城县。即今福建浦城县西南四十里临江镇。

②北宋置,属富顺监。即今四川自贡市东南沿滩镇。《元丰九域志》 卷7富顺监: 临江在 “监西五十里”。

③元至元中改垫江县置,属丰都县。即今四川垫江县,置临江巡司于此。至正末,明玉珍复置垫江县。

④在今四川忠县西。《方舆纪要》 卷69忠州: 临江镇在 “州西一里,有巡司戍守”。


(1)在黑龙江省兰西县东北部、呼兰河东岸。面积269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临江,人口 1600 。1946年设临江区,1949年改第八区。1956年改临江乡,1958年改东风公社,1981年改临江公社,1983年复临江乡,1984年改镇。产玉米、小麦、烤烟、亚麻等。为县东北部主要集镇。有亚麻、综合加工等厂。有公路通兰西、绥化等地。(2)在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西北部。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后友,人口960。北濒瓯江,故名。1949年属山福乡,1951年置外垟乡,1961年为公社,1983年复乡,1987年置镇,更今名。盛产柑橘、葡萄、西瓜。有服装、机电、阀门、防腐衬管、教具等厂。金温铁路、上双公路经此,瓯江通水运。镇东北建有瓯江翻水站。(3)在福建省浦城县中南部,濒临江溪畔。面积114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临江,人口2860。镇因溪名。北宋《元丰九域志》:浦城县有临江镇,明设临江铺。1950年设临江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周围为河谷平原,盛产稻、茶叶、油茶籽、柑橘等。有制茶、粮油加工等厂。古迹有夕阳寺、临江大桥、吴王土城堡等。有公路北通县城。(4)在福建省上杭县西部、汀江中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镇东。因临汀江得名。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始为上杭县治。1953年设城关镇,1958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镇。有农机、塑料、水泥、染织等厂。深山公路经此。小轮船通回龙、峰市。纪念地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贺龙旧居及红四军政治部和汀属八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旧址等。(5)在江西省樟树市中部、袁河西岸。面积83.5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临江,人口1.5万。古名萧滩镇,五代南唐昇元二年(938年)升镇置清江县,为县治。北宋淳化三年(992年)于此置临江军,以袁河、萧江汇于镇南,郡治适临,易名临江。历为清江县和临江军、临江府治。1940年设临江镇。1950年清江县人民政府由临江镇迁樟树镇(今樟树市城区)。1958年改公社,1961年复设临江镇,1969年撤,1980年复设镇。为市粮食、油菜、花生重点产区,并产油茶、柑橘。有油毡、制砖、造纸、印刷、羽绒服装、粮油加工、食品等厂。江西省煤建公司、煤矿机械厂驻此。浙赣铁路,樟宜、高临等公路经此。纪念地和古迹有清江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大观楼、萧洲桥等。(6)在广东省紫金县西北部。面积135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临江圩,人口4640。因镇区临东江得名临江圩。建国初为紫金县第四区。1958年属柏埔公社,同年析置临江公社。1983年设区,1986年建镇。东北为山地,西南为丘陵。东江流经。产稻、花生、甘蔗、豆类、水果。有采矿、耐火材料、机砖、毛织等厂。镇区为县西部集市。有公路东接河尾公路。东江通航。(7)在重庆永川市东部。面积77.1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临江场,人口2800。清名陈家场,以位临江河畔,故名临江场。1933年置临江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5年建镇。产稻、小麦、玉米、甘薯、高粱及柑橘、蚕茧、生猪、淡水鱼等。矿产有煤、石灰石、石英。有采煤、建材、食品等厂矿。成渝铁路过境设站,临柏、临陈、陈双公路在此交会。(8)在重庆市开县西南部。面积93.5平方千米。人口6.6万。镇人民政府驻临江,人口8540。因南河古名临江而得名。清嘉庆时为县内商贸之首。1931年置镇。1935年改称临江镇联保。1942年复名临江镇至今。1992年临东乡、明星乡、民青乡并入临江镇。主产稻、玉米、薯类。土特产柑橘、小木漆。有食品、化工、制扇、建材、造纸、印刷等厂。为农副产品集散地。渝巫、开宣公路经此。(9)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西北部。面积95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临江,人口3700。清乾隆初年建场。镇以驻地名,因临江寺而得名。1949年为临江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置镇。1992年老鹰、清泉、昆仑三乡并入。主产油菜籽、花生、烤烟、柑橘、蔬菜等。特产“临江寺豆瓣”。属市柑橘基地之一。有机砖、水泥、采石、建材、酿酒、酿造等企业。铁道部瓷阳内燃机厂四个分厂驻此。成渝铁路、成渝公路经此。沱江通航。(10)在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西南部。面积20.1平方千米。人口1万。镇人民政府驻临江场,人口3200。原为临江乡,1992年并入平兴乡。2001年析出置镇。产蔬菜、水果。有机矿、精煤等厂和采煤场。有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杏山城

    一名杏山堡。即今辽宁凌海市西南杏山乡。《清一统志·锦州府一》:杏山“在锦县西南四十里。旧有杏山驿。本朝崇德七年取明杏山城,毁平之”。

  • 淀河

    即今河北唐山市丰南县东之陡河。《方舆纪要》 卷17滦州: 淀河 “其上源曰馆河 (今管河),自迁安县流入界,经偏山南流合众水,又西入丰润县界,合于庾水。……成化十七年,管粮郎中郑廉请自丰润还乡河通漕永

  • 千秋水

    在今湖南郴县西南三十里。《水经·耒水注》:千秋水“出西南万岁山。……山上悉生灵寿木,溪下即千秋水也。水侧民居号万岁村。其水下合黄水”。

  • 金瓜山

    在今甘肃礼县西十里。清光绪 《甘肃新通志》 卷7: 金瓜山 “前连小峰,上有石微指之即动,力撼之不动,土人谓之悬忽石。对面有高峰,苍松万株”。

  • 慎陵

    东汉和帝刘肇陵。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后汉书·殇帝纪》: 延平元年 (106),“葬孝和皇帝于慎陵,尊庙曰穆宗”。同书 《礼仪志》 注引 《帝王世纪》 曰: “在雒阳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东南

  • 萨里川

    地区名。金代蒙古部居地,元太祖初兴的重要营盘。在今蒙古国克鲁伦河上游之西、肯特山之南。《元史· 太祖纪》: 太祖 “崩于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同书四见此名,皆误作 “萨里河”。按 《元朝秘史》 作撒阿

  • 丰塘桥镇

    即今江西泰和县北十五里枫塘桥。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7:泰和县北有枫塘。

  • 来凤驿

    即今四川璧山县南来凤镇,为成渝通衢。明正德《四川志》卷13重庆府:来凤马驿“在治西一百五十里”。《清一统志·重庆府二》:来凤马驿“在壁山县东南五十里。去巴县五十里。旧属巴县,明成化后改属永川”。

  • 抹必力赤巴山

    即今青海西南之巴颜喀喇山。明宗泐 《望河源》 诗序: “河源出自抹必力赤巴山,番人呼黄河为抹处,犁牛河为必力处: 赤巴者,分界也。其山西南所出之水则流入犁牛河,东北之水是为河源。”

  • 宽河镇

    ①北宋置,属商河县。在今山东商河县东北宽河街。②今山东茌平县西博平镇。北宋景祐四年(1037) 徙博平县治此。1956年撤销博平县,并入茌平县,改为博平镇。古镇名。即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博平。北宋皇祐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