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涣县

临涣县

北齐改涣北县置,属谯郡。治所在铚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南七十里古城乡)。以临涣水为名。隋大业十年 (614) 移治今濉溪县西南临涣集。唐属亳州,元和九年 (814) 属宿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 废。


古县名。北齐改涣北县置,治今安徽省宿州市西南。属谯郡。隋大业十年(614年)移治今安徽省濉溪县西南临涣。唐贞观十一年(637年)还旧治,十七年复移治今濉溪县西南临涣。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废入宿州。


猜你喜欢

  • 百井山

    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六十里。《寰宇记》卷147远安县:“百井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高三千五百丈, 有清泉数十, 汲之, 可饮。因名百井。”

  • 百丈堰

    唐龙朔中筑,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上,为都江堰组成部分。《新唐书·地理志》 导江县:“有侍郎堰,其东百丈堰,引江水以溉彭、益田。”《方舆纪要》卷67灌县:百丈堰“在湔堰之东。亦李冰所造。《志》云:百丈

  • 开元宫

    即今江苏苏州市城内玄妙观。晋咸宁年间建真庆道院,唐改名开元宫。北宋大中祥符中改名天庆观。元改玄妙观。

  • 巴翠部

    大理国时部落之一。居住于沙过甸一带。在今四川德昌县西南。《元史·地理志》 威龙州:“在路西南,夷名巴翠部,领小部三:一曰沙娲普宗;二曰乌鸡泥祖;三曰娲诺龙菖蒲, 皆獹鲁蛮种。”至元十五年(1278)合

  • 菏山

    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33曹州: 菏山 “以近菏泽而名。《旧志》 云,菏水源出于此”。

  • 苦竹山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南。《明一统志》 卷39嘉兴府: 苦竹山 “在平湖县东南二十九里。上有天妃宫”。

  • 桂岭营

    明置,即今广西贺县东北桂岭镇。《清一统志·平乐府二》: 桂岭营 “在贺县东北。明万历间于桂岭适中要地,建立大营,设守备驻守,分防十三营。今于桂岭、赖村、停歇、龙水、大讷、黄峒、牛瑞、石牛等八营,分兵防

  • 汴渠

    即汴水。(1)自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接黄河,东南经今开封市南、民权县与商丘市北,复东南经今安徽省砀山县、萧县北,至江苏省徐州市北入泗水。上游又称鸿沟或狼汤渠,中、下游又称汳水、获水。魏、晋时为中原通往东

  • 乌撒土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乌撒路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十六年(1383)改属四川布政司。清康熙五年(1666)改置威宁府。

  • 云岭

    一名云岭山。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云岭乡一带。1938年7月至1941年4月,为皖南革命根据地中心,新四军军部设此。又称大雪山、雪岭。在云南省西北部。《南中志》:“云南县西高山相连,……虽五月盛暑不热,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