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丹阳城

丹阳城

①在今湖北秭归县(剪刀峪)西北归州镇东南。《史记·楚世家》:周成王时“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正义》:“《舆地志》云:秭归县东有丹阳城,周回八里,熊绎始封也。”《水经·江水注》:丹阳城“据山跨阜,周八里二百八十步。东北两面悉临绝涧,西带亭下溪,南枕大江,险峭壁立,信天固也。楚子熊绎始封丹阳之所都也。……又楚之先王陵墓在其间,盖为征矣”。此外,关于丹阳地望,又有以下诸说:(1)在今湖北枝江县境。《续汉志》:枝江有丹阳聚。见《史记·楚世家》 集解:徐广曰,丹阳“在南郡枝江县”。又《正义》:熲容《传例》云:“楚居丹阳,今枝江县故城是也。”(2)在今湖北巴东县境。《史记·楚世家》正义引《括地志》云:“归州巴东县东南四里归故城,楚子熊绎之始国也。”(3)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清宋翔凤《过庭录》卷4谓,丹阳在“丹、淅之会”。(4)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谓初在今陕西商县境,后徙河南淅川县东南。即分处在今丹江上下游。

②在今陕西宜川县南。《水经·河水注》:“丹水西南出丹阳山,东北径冶官东,俗谓之丹阳城,城之左右犹有遗铜。”按《汉书·食货志》 云:“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注引孟康曰:

“赤金,丹阳铜也。”


猜你喜欢

  • 颍阳镇

    北宋庆历三年 (1043)废颍阳县置,即今河南登封市西南颍阳镇。四年 (1044) 复为颍阳县。熙宁二年 (1069) 废县为镇。元祐二年 (1087) 复为县。金又废县为镇。(1)在河南省登封市西部

  • 洪口

    即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洪口镇。1935年初川陕革命根据地所置城口县迁治于此。集镇名。在浙江省泰顺县城东北部。洪口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330。 仙居溪、葛溪在此汇流,河床遂宽,故名。产茶叶、油茶籽。有陶

  • 柸山镇

    在今江西新干县西。《方舆纪要》 卷87临江府新淦县: 柸山镇在 “县西十里。有巡司”。

  • 万家埠市

    即今江西安义县东万埠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安义县东有万家埠。

  • 东平舒县

    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即今河北大城县。东汉属河间国。西晋为章武国治。北魏改为平舒县。《水经·浊漳水注》:枝渎“又东径东平舒县故城南。代郡有平舒城,故加东”。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大城县。属勃海郡。

  • 大悲寺

    又名隐寂寺。在今北京西山八大处中第四处。位于平坡山腰。建于元代。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建大悲阁。清《日下旧闻考》卷103引明人《新建大悲殿碑略》:“今隐寂寺者,在都城之西……寺后有余地,遂起为大悲

  • 乌龙江

    即黑龙江。在今黑龙江省及俄罗斯境。清吴桭臣《宁古塔纪略》:“康熙三十年前,沿松花江而下三千里,俱设城郭,直至乌龙江而止。”何秋涛《朔方备乘》卷24引圣祖御制福陵功圣德碑:“北暨嫩江乌龙江,罔不臣服。”

  • 兜牟山

    在今湖北郧县东。《寰宇记》 卷143郧乡县: 兜牟山 “在县东十里。即汉中郡与南阳郡分界处”。

  • 浩州

    ①唐武德元年 (618) 改西河郡置,治所在隰城县 (今山西汾阳县)。辖境相当今山西汾阳、孝义、平遥、介休、灵石等市县地。武德三年 (620)改汾州。②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今江西彭泽县东

  • 高砦铺

    明置,在今贵州龙里县西十里。《清一统志·贵阳府》: 高砦 “明王三善讨安邦彦,既克龙里,引兵复进,夺高砦及七里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