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庙
一名乔庙镇。即今河南武陟县东三十六里乔庙乡。清道光《武陟县志》卷8:集镇有乔家庙。
一名乔庙镇。即今河南武陟县东三十六里乔庙乡。清道光《武陟县志》卷8:集镇有乔家庙。
即今湖北松滋县东北四十八里长江南岸涴市镇。《清一统志·荆州府二》: 涴市镇 “在松滋县东”。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车城乡。原名柴城。连横《雅言》:“柴城,在恒春辖内。林爽文之役,凤山庄大田起兵应。及败窜琅,参赞大臣海兰察逐之,驻军于此;伐木立栅,因称‘柴城’。俗误‘车城’,音相
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76麻城县: 黑石寨在 “县西北八十里。亦抵光山县界。其相近者有康寨,下有包家庄”。
在今辽宁抚顺县东北大伙房水库东南隅铁背山,为铁背山主峰。《明史·神宗纪》:万历四十七年(1619),杨镐以西路大军攻后金,“三月甲申,杜松遇大清兵于吉林崖,战死”。即此。又作吉林冈、极陵山、吉邻山。在
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北四十里沙子镇。清设县丞驻此。清王闿运《湘军志》卷11:咸丰七年(1857),“平乐寇用战艇依水通粮,筑屯平乐北二塘墟、沙子街,阻险自固”。
清置,属归化厅。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东南百十里。清有外委驻守。
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清史稿·地理志》 依兰府: “清初称依兰喀喇。”
①北魏孝昌中置,治所在白马城 (今山西临汾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霍州二市及洪洞、浮山、安泽、汾西等县地。建义元年 (528) 改晋州。②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肆州置,治所在下溠县 (今湖北随
隋开皇十六年(596)分武城县置,属贝州。治所在今山东武城县东。大业初属清河郡。唐属贝州。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696)移治今武城县。《元和志》卷16历亭县:“遥取汉历县为名。”元至元二年(1265)废
在今湖南湘阴县西。《方舆纪要》卷80湘阴县:西港“在县西三十里,流达于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