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九江县

九江县

①东晋初置,属寻阳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朝宋元嘉初省入寻阳县。

②1914年改德化县置,为江西浔阳道治。县治即今江西九江市。1926年直属江西省。1949年以城区及近郊设九江市。1971年迁今治沙河街镇。


在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北邻湖北、安徽两省。属九江市。面积911平方千米。人口34.9万。辖7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沙河街镇。西汉为豫章郡柴桑县地。三国吴属武昌郡。西晋永兴元年(304年)隶寻阳郡。东晋咸和中郡治移驻柴桑(在今县西南)。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柴桑县立寻阳县,十八年改称彭蠡县,大业初更名湓城县,治湓口城(今九江市区),属九江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置浔阳县,为江州治。五代南唐改浔阳县为德化县。宋为江州治。元为江州路治。明、清为九江府治。1912年属江西省。1914年为避与福建省德化县同名,改称九江县,为浔阳道治。1927年属江西省。1949年析县城及城郊设九江市,县人民政府仍驻九江市区,属九江专区。1960年省入九江市,1962年复设县。1968年县治由市区迁今址。1970年属九江地区,1983年属九江市。地处鄱阳湖平原西部,幕阜山余脉由西向东绵亘中部,有赤湖、官湖、赛湖、大城门湖等湖泊。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棉花、油菜籽、薯类、小麦等,为全国优质棉和江南水产养殖基地。盛产鱼苗,特产鲥鱼和石鱼。有铜、金、银、石灰石、煤等矿。工业有采矿、机械、建材、化工、纺织、食品、造纸等。京九、武九铁路在县城相交,有105国道,九界、双瑞公路和昌九高速公路,北有长江水运便利。南部九江机场可达北京、香港。纪念地有马回岭老火车站。名胜古迹有狮子洞、涌泉洞、寻阳城遗址、神仙墩遗址、陶渊明墓、陶靖节祠、岳母墓等。


猜你喜欢

  • 下革赍

    在今四川甘孜县西北。清雍正七年(1729)置下革赍土百户。

  • 兀难河

    亦作斡难河。即今蒙古国及俄罗斯境之鄂嫩河。《元史·镇海传》:“初以军伍长从太祖同饮班朱尼河水,与诸王百官大会兀难河,上太祖尊号曰成吉思皇帝。”

  • 上村镇

    即今山西屯留县东上村乡。《清一统志·潞安府》“寺底镇”条下:上村镇“在县东二十里”。在山西省屯留县城东部。面积59.1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上村,人口2710。1949年为老军庄二区。1

  • 秦水

    ①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舆地纪胜》卷58道州: 秦水 “在江华县。出吴望山,南流五十里与冬冷水合。水声如秦陇,故名”。《方舆纪要》 卷81谓秦水 “下流合于贺江”。②即溱水。在今湖南临武县南。《

  • 西周封国。春秋时为宋邑。在今山东曹县南十里。《春秋》: 僖公二年 (前658),“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即此。《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齐宣公四十九年 (前407),“伐卫,取毋丘”

  • 重龙山

    亦名四岩山、崇灵山。在今四川资中县城东北隅。《舆地纪胜》 卷157资州: 重龙山 “在州南二里。 ��崒盘屈, 隐若龙转, 飞鹫龙山, 亭阁之胜及诸梵列跨其上,江山城市历历

  • 陇桑隘

    即今广西德保县东北隆桑镇。《清一统志·镇安府》:陇桑隘“在府(故治在今德保县)东四十里崇山下,接奉议州界”。

  • 练潭

    在今安徽桐城县南。《方舆纪要》 卷26桐城县: 练潭 “在县西南七十里。郡北高河、黄马河诸水俱汇于此,引而东南”。集镇名。在安徽省桐城市东南部、嬉子湖西岸。属双港镇。人口 3500。因南临练潭河得名。

  • 牧厂

    清初置,为牧马之地。在今河北东北部沿边与内蒙古交界处。设总管等官员管辖。张家口厅 (今河北张北县) 设有礼部牧厂,大仆寺左、右翼牧厂,镶黄等四旗牧厂。独石口厅 (今赤城县北) 设御马厂,属上驷院。多伦

  • 同冠峡

    即同官峡。在今广东阳山县南。唐韩愈有《游同冠峡》诗。在今广东省阳山县西。俗名晾纱峡,又名同官峡。唐韩愈有《同冠峡》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