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九龙县

九龙县

①西汉元封元年(前110)置,属儋耳郡。治所在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南感城镇东北。始元时废。

②1926年改九龙设治局置,属川边特别区。治所即今四川九龙县。《四川省情续集》:“九龙,藏语称奇卜龙,即中岩龙、八窝龙、麦地龙、速窝龙、菩萨龙、雪洼龙、三丫龙、湾坝龙、洪坝龙等九龙得名。”1939年属西康省。1955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西南部。属甘孜藏族自治州。面积6770.2平方千米。人口5.2万。辖1镇、17乡(含7彝族乡)。县人民政府驻呷尔镇。清为康定南境明正土司属地。1914年置九龙设治局。1926年置九龙县,以境内有九个以“”为名之地而名,属西康屯垦区。1939年属西康省。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川西南高山峡谷地区,主属大雪山南段。九龙河源于县北,南流纵贯县境,左纳踏卡等河,右纳铁厂河,于县南缘入雅砻江。东北部湾坝河、洪坝河北流出境。属青藏高原半湿润气候。草场479万余亩,牧放牦牛、绵羊、山羊,“九龙牦牛”为优良品种。农产有玉米、青稞、小麦、马铃薯。花椒、生漆、茶叶、苹果等著名。有铜、铅、锌、铍、金、钨、石棉、大理石及褐铁矿等。有农机、木材加工、食品等工业。营九、九江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伍须海、野人庙、吉日寺等。


猜你喜欢

  • 蒲子山

    在今山西隰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41隰州: 蒲子山在 “州东北五十里。相传尧师伊蒲子隐处。汉以此山名县”。又称太山。在山西省蒲县城东、蒲伊村南。海拔1704米。相传为尧师蒲伊子隐处。山上有一天然方石

  • 勿赛气河卡伦

    清置,属宁古塔副都统。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兴凯湖西岸诺夫卡恰林斯克附近。民国魏声龢《鸡林旧闻录》:“湖(兴凯湖)西有勿赛气河卡伦。”后废。

  • 宜春郡

    隋大业三年 (607) 改袁州置,治所即今江西宜春市。唐武德四年 (621) 复为袁州。天宝元年 (742) 又改为宜春郡。辖境相当今江西萍乡市和新余以西的袁水流域。乾元元年 (758) 复为袁州。隋

  • 罗坑

    即今广东曲江县西南罗坑。清同治《韶州府志》 卷11曲江县有 “罗坑墟”。

  • 通江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诺水县置,为始宁郡治。治所即今四川通江县。《寰宇记》 卷140通江县: “以邑枕巴江,故为通江县。” 乾元元年 (758)为璧州治。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属巴州。南宋末

  • 岱宗

    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北。古以为诸山所宗,故称 “岱宗”。《尚书· 舜典》 说: 帝舜“东巡狩,至于岱宗”。《史记· 五帝本纪》 说,黄帝曾登 “岱宗”。即此。《封禅书》: “岱宗,泰山也。”即泰山。

  • 缚吒城

    亦作缚喝城、缚喝罗城、缚渴罗城、缚底野城。即今阿富汗北境马扎里沙里夫西巴尔赫。唐置大夏州于此。《新唐书·地理志》: “大夏州,以缚叱城置。” 叱为吒之讹。又作缚喝城、缚喝罗城、缚渴罗城、缚底野城。即今

  • 明月溪

    在今广西合浦县北。《舆地纪胜》 卷120廉州府: 明月溪 “在合浦县北八十里。清夜湛然,如月一色”。

  • 纳米镇

    金置,属兰州阿干县。在今甘肃兰州市东。

  • 李家埠

    即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南十四里李埠镇。清设外委驻防。集镇名。在山东省昌邑市中部。属聚奎街道办事处。人口 1520。为原李家埠镇人民政府驻地。明末,李、杨等姓由直隶(今河北)枣强县迁此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