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治所在鄢陵县(今河南鄢陵县西北)。辖境相当今河南鄢陵县地。大业初废。②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尉氏县 (今河南尉氏县)。辖境相当今河南尉氏、鄢陵、扶沟等县地。
明永乐十三年 (1415)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吉林梅河口市西南辉发河上流柳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境约当今吉林省辉发河上游支流珠敦河流域。后废。
元宪宗五年 (1255) 置,治所在临淇县 (今河南淇县)。至元三年 (1266) 属卫辉路,省临淇县入州。元末废。明洪武元年 (1368) 复置,属卫辉府。寻降为淇县。蒙古宪宗五年(1255年)置,
即野山关。今湖北巴东县南野三关。民国时设县佐。
清末置,属黑龙江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漠河乡。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33黑河所属卡伦: “漠河,距巴尔戈力卡伦一百十二里,距漠河口有金矿处十余里。”1917年于此置漠河县。
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 置,为美诺厅附郭屯。即今四川小金县。四十八年 (1783) 改为懋功屯。
东晋恭帝司马德文陵墓。在今江苏南京市东紫金山西南麓。《元和志》卷25上元县:恭帝德文冲平陵“在县东北二十里蒋山西南”。
在今山东龙口市西南二十四里黄山馆镇。西滨渤海。《方舆纪要》 卷36黄县 “马停镇” 条下:“县西六十里有黄山馆驿,旧兼置递运所于此。今驿存而所革。” 清置黄山馆驿巡司。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海滨。明洪武十九年(1386)置巡司于此。
战国早期曾侯乙之墓。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五里擂鼓墩。1978年发掘。墓圹面积220平方米,深近20米。椁分四室,均以巨木镶隔。主棺分内外两层,全为彩绘。随葬物品有礼乐器、兵器、车马器、金玉器、漆木竹器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