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二十二省

二十二省

清旧制内地分置十八省,边疆地区不置省。光绪中除蒙古、青海、西藏仍沿旧制外,新疆、台湾、奉天、吉林、黑龙江陆续建省,但不久台湾被日本侵占,故合内地原有十八省,共有二十二省。1928年改直隶省为河北省,奉天省为辽宁省,又增置热河、察哈尔、绥远、西康、宁夏、青海六省,成为二十八省。


清康熙初,内地分置十八省,即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浙江、江西、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陕西、甘肃、湖南、湖北、江苏、安徽。边疆地区由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驻藏大臣等统辖,不置省。光绪年间,除蒙古、青海、西藏仍沿袭旧制外,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十三年台湾建省、三十三年奉天、吉林、黑龙江建省。但台湾旋为日本侵占,故合内地原有十八省为二十二省。民国初年沿袭不变,至1928年始有增改。


猜你喜欢

  • 鸿咀山营

    在今广东恩平市北红咀山,北与开平市交界。《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恩平县: 鸿咀山营“在县西北百里。嘉靖十九年设”。

  • 密恭县

    唐置,隶洮州。当在今甘肃卓尼县境。高宗上元三年 (676) 为吐蕃所破,因废。后复置。北宋废。

  • 大积石山

    亦名积石山。即今青海东南部之阿尼玛卿山。《史记·夏本纪》 《正义》:“(黄河)东南潜行入吐谷浑界大积石山,又东北流, 至小积石山。”《元和志》卷39河州枹罕县:积石山“今名小积石山,在县西北七十里。按

  • 真符营

    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元和志》 卷32真州: “在合江镇西一百二十四里。其地本名真符,天宝三年,节度使章仇兼琼以其地险阻,又当西山要路,奏置真符营,控押一州,仍置兵于其处。” 后置昭德郡于此。

  • 万松县

    北宋政和四年(1114)置,为兑州治。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东南。宣和三年(1121)废。古县名。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东南。为兑州治。宣和三年(1121年)废为靖远寨。

  • 哈剌贴癿

    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 卷117 《西域土地人物略》: “又有和寺城,寺西五十里至哈剌贴癿,其西北为剌木城。剌木城至哈喇帖癿十里。”

  • 老龙洞

    在今湖北宜昌县北。《清一统志·宜昌府》:老龙洞“在东湖县北二百里,为东湖、远安、南漳、兴山四县分界之所。中有水流出,为柳树溪之源”。

  • 通漠道

    在今山西大同市南。《新唐书·太宗纪》:贞观三年 (629),“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以伐突厥”。

  • 东辛店

    即今河北泊头市西南东辛店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交河县图:东有东辛店。

  • 司前墟

    即今广东新会市西司前镇。明置牛肚湾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