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云南砚山县东北阿猛镇。《方舆纪要》卷115维摩州:阿母山“在州(今县西北维摩)东南九十里。高千余仞。下有阿母驿”。
即今江西万安县城。宋置县时,适有五色云见,故名。
①西汉元始四年(4)置,治所在龙夷城(今青海海晏县)。辖境相当今青海省青海湖东部和北部地带。新莽末废。②东汉建安中置,治所在居延县(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地。北魏废。③南朝宋
在今广东惠来县东。《方舆纪要》 卷103惠来县: 金刚髻山 “在县东北七十里。尖峰秀拔,渔舟出海归路,视此为准”。《清一统志·潮州府》: 金刚髻山 “在惠来县东六十里。周三十里”。
东魏武定六年 (548) 置,属南谯郡。治所在今安徽蒙城县境。后废。
又名屈顿城。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42平遥县: 蔚州城 “后魏末侨置蔚州,迁蔚州民居此。后周废。《城冢记》谓之屈顿城。昔汉武帝于汾隄侧屈曲为顿,后因汾水泛溢废坏。后魏于其地侨置蔚
南朝梁置,属雍州。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北。北周废入汉南县。
即今四川荣县、自贡、富顺境之旭水河(荣县河)。《方舆纪要》 卷72荣县: 荣川“在县东。亦曰荣溪。自成都仁寿县界流入,又东南与双溪合流,东南入叙州府富顺县合金川,注于大江”。
即鲁阳关水。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南召县东。《元和志》卷6鲁山县:“鲁阳关水,俗谓之三鸦水。”
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山东单县南一里。西汉属山阳郡。东汉改为侯国,后复为县,属济阴郡。西晋后废。隋开皇六年 (586) 复置,属曹州。大业初属济阴郡。唐属宋州。五代唐为单州治。明洪武元年 (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