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洞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岳各庄乡西北上方山,位于兜率寺西八里。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卷5上房山:“毗卢顶之右有陡泉望海峰,左有大小摘星峰,极高。峰后有云水洞,奇邃殊甚。”为上方山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由一纵深600米石炭溶洞组成。洞内钟乳、石笋、石花、石幔密布,错落变化,景象万千,多达一百二十一个景点,为长江以北最大的石灰岩洞。1980年始辟为游览区。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岳各庄乡西北上方山,位于兜率寺西八里。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卷5上房山:“毗卢顶之右有陡泉望海峰,左有大小摘星峰,极高。峰后有云水洞,奇邃殊甚。”为上方山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由一纵深600米石炭溶洞组成。洞内钟乳、石笋、石花、石幔密布,错落变化,景象万千,多达一百二十一个景点,为长江以北最大的石灰岩洞。1980年始辟为游览区。
①在今辽宁灯塔县东南西大窑镇南、太子河北岸官屯附近。《旧唐书·高丽传》:唐贞观十九年(645),“师次白崖城……其城因山临水,四面险绝”。②相传公元3世纪时龙祐那所筑,本名彩云城,后改白崖城。唐南诏扩
①一作空峒山、崆峒山。在今宁夏固原县西之六盘山。《庄子·在宥篇》: “ (黄帝) 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山,故往见之。” 《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西至于空桐”; 《孝武帝纪》: 元鼎五年 (前112
元置,属晋江县。在今福建泉州市旧城西肃清门。明洪武九年 (1376) 改为晋安驿。
在今湖北竹溪县东南。《元和志》卷21上庸县:长罗山“在县北四里”。《方舆纪要》卷79竹山县“上庸山”条下:长萝山“以山势延蔓,如垂萝然”。
明洪武初置,在今湖北巴东县南,接鹤峰县界。《方舆纪要》卷78巴东县“连天关”条下:“又石柱关在县南五百里, 向设石柱关巡检司。隆庆四年改野三关巡司。《志》云:县东南二百五十里有石柱山,关盖因以名。为扼
在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一百二十里。《元和志》卷25:由拳山“晋隐士郭文举所居,傍有由拳村,出好藤纸”。《方舆纪要》卷90:“三国吴有暨猷者, 自由拳来隐此,故名。”
在今四川青川县西清溪镇北关虎一带。《清一统志·龙安府》:青川镇“又东北有瓦舍坝巡司。今裁”。
在今西藏洛扎县南。公元1077年至1084年间由噶举派祖师玛尔巴的弟子米拉日巴创建。“桑卡古托”,藏语意为九层少爷堡,寺内珍藏有古代藏文手抄佛教经典。
即今四川眉山县西南思蒙镇。明正德 《四川志》 卷20有思濛铺。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89眉州: 思濛铺 “在州南四十里”。
北周建德六年 (577) 改怀政郡置,属石州。治所在离石县 (今山西离石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离石、方山、中阳、柳林、临县等县地。隋开皇初废。大业三年 (607) 复置,唐武德元年 (618) 改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