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江苏扬州市南。《清一统志·扬州府二》: 钞关 “在江都县南门外。为水陆要冲。有关差驻扎”。
战国初郑地。公元前354年秦公孙壮伐郑时所筑。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四十四里。《水经·渠水注》:“役水自阳丘亭东流,径山氏城北为高榆渊。《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孙壮率师城上枳、安陵、山氏’者也
北魏太延二年(436)置,属岐州。治所在雍县(今陕西凤翔县东南)。辖境相当今陕西凤翔、麟游、宝鸡、扶风等市县交界之地。西魏改名岐山郡。北魏太延二年(436年)置,治雍县(今陕西凤翔县东南义坞堡)。属岐
即弘化郡。治所在岩绿县(今陕西靖边县北红墩界乡白城子,即统万城)。《寰宇记》卷37夏州:“(魏)孝文太和十一年改置夏州。西魏置宏化郡。至隋开皇初复为夏州。”
金正大三年 (1226) 升绥平砦置,属绥德军。治所在今陕西子洲县西南淮宁河畔。元初废。古县名。金末升绥平寨置,治今陕西省子洲县南,属绥德州。元初废。
战国魏地,后入于秦。在今陕西大荔县西。《史记·魏世家》: 文侯十七年 (前430),西攻秦,“筑雒阴”。《正义》 引 《括地志》: “雒阴在同州西也。”战国魏地,后入于秦。在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洛河南岸
西汉置,属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辽阳县东南汤河东岸亮甲山。东汉废。西晋复置,属辽东国。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辽宁省辽阳县东南亮甲山。属辽东郡。东汉废。晋复置。《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四年(338年)
①在今江苏常州市东原芙蓉湖西北部。《寰宇记》卷92常州无锡县:“上湖一名射贵湖,一名芙蓉湖,一谓之无锡湖,在晋陵、江阴、无锡三县界,东去州五十九里。东南流为五泻水。”《清一统志·常州府一》 “芙蓉湖”
亦名金钱圩、惠民圩、化成圩。在今安徽宣州市西北。三国吴赤乌二年 (239) 筑,历经修建。至清代圩周一百二十余里,溉田二十余万亩。又称金钱圩、惠民圩、化成圩。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筑,在今安徽省宣
北宋置,属河内县。即今河南温县东北武德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