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交溪

交溪

①在今浙江临安县西。源出浙、皖边界,至于潜镇南, 东入天目溪。《方舆纪要》卷90于潜县:交溪,“浪山、柳溪二水合流于柱石山,因名”。

②在今浙江建德市西南。《方舆纪要》卷90寿昌县:交溪“在县(今寿昌镇)西二十里。源出县西四十里之魏驮山,东流合于寿昌溪”。

③在今福建福清市西。《方舆纪要》卷96福清县:交溪“在县西十里。源出西北六十五里之常思岭,东南流。其别源出县西二十五里之盏窯,东流合焉。经城西,为西溪,南八龙首河。又无患溪,在县西宏路驿前,亦曰大溪。源出石竹山,流合交溪。又卢溪,源出县西北台岭,南流经卢山,因曰卢溪,亦流合交溪。皆为龙首河之上源”。


在福建省东北部。纵贯福安市中部。上源有东、西溪两支,东溪出寿宁县北部,西溪源出浙江省庆元县东南部,两溪在福安市湖塘坂相汇,经赛岐港、白马港入东海。长162千米,流域面积5549 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29米3/秒。支流有茜洋溪、穆阳溪。水力资源丰富,建有闽东、龙溪、穆阳、车岭等水电站。


猜你喜欢

  • 劝农山

    在今四川富顺县南二里。《方舆纪要》卷70富顺县:劝农山“在县治南。岩洞殊胜,前接圣灯山。山之西有石峰峭拔”。《清一统志·叙州府一》:劝农山“宋太守黄商卿常劝农于此。上有洗马池、清泉洞”。

  • 五叉山口

    在今河北蔚县西北。《方舆纪要》卷44蔚州:五叉山口“在州西北三十里五叉村。路通大同府”。

  • 湛口江

    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88南安府大庾县: “湛口江水出府东南四十里留池坑,有赤江水流合焉。东流五十里合大江。水浅而清,因名。”

  • 赤金山

    即今安徽当涂县北十里大金山。《元和志》卷28当涂县:赤金山“出好铜与金类,《淮南子》、《食货志》所谓丹阳铜也”。古山名。在今安徽省当涂县北。曾以产好铜著名,古谓之丹阳铜。

  • 热振寺

    又作热正寺。北宋嘉祐二年 (1057) 建。在今西藏拉萨市林周县东北热振藏布北岸。为藏传佛教噶当派祖寺。

  • 梅亭山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南。《方舆纪要》卷76江夏县 “黄鹄山” 条下: “城南五里有梅亭山。太祖征楚尝驻跸其上。”

  • 太池县

    蒙古宪宗六年(1256)置太池千户,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太池县,属宜良州。治所即今云南宜良县西北二十四里汤池镇。二十一年(1284)后废入宜良县。

  • 八步关

    明置,在今四川芦山县东北。《方舆纪要》卷72芦山县:八步关“在县东北五十里”。

  • 益林镇

    即今江苏阜宁县西南益林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 阜宁县: “益林镇在城西南六十四里。”在江苏省阜宁县西南部。面积42.6平方千米。人口5.5万。镇人民政府驻益林,人口2.1万。宋称益林浦,明末兴集,

  • 巴尔鲁克卡伦

    清乾隆年间置,在今新疆裕民县西南。清《塔尔巴哈台事宜》卷3:巴尔鲁克卡伦“在额尔格图西南四十里”。